山東“生態臨淄” 催生苗木經濟
有商機就有市場。在“生態臨淄”建設過程中,一種全新的“苗木經濟”應運而生,受到不少投資者的青睞。2007年,朱臺鎮槐務北村村民王濤開辦的小煉油廠同全區其他1100多家“五小”企業被依法取締。在建筑行業打拼幾年后,今年3月份,他投資500萬元建起了一個240畝、100多萬株的苗木基地。
據了解,2012年,臨淄區繼續推進“森林進城”,積極開展城鄉主干道路綠化、鎮村綠化美化、單位庭院綠化“三大工程”。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朱臺鎮開始發展“苗木經濟”。政府以1000元/畝承包原“二沿三環”及新修道路兩側各30米的土地,再以500元/畝的價格轉租給村民或企業發展苗木基地。
據測算,王濤每年至少從這片基地“淘金”360多萬元。秋收結束后,他打算將規模擴大到600畝200萬株。朱臺鎮包片干部 路連春告訴記者:“它有效益,下一步他打算把東面幾百畝地都儲備過來。不經過環評項目一律不準上,他這農業項目不存在建廠建房問題,就是搞綠化,也符合市場要求。苗子它向外走,走市場的路子。”
目前,當地已建成苗木基地6處,總規模達上千畝,年交易量上千萬元。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花卉界兩項成果獲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1月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北京揭曉。花卉領域兩項成果獲獎,分別為南京農業大學菊花課題組負責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南京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教授陳發棣主持完成的【詳細】
山東12個縣(市)達到省級園林城市標準
近日,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關于對2018年省級園林城市(縣城)評價情況的通報》。 根據《山東省城市(縣城)園林綠化評價辦法》(魯建城建字〔2017〕18號)要求,我廳組織開展了2018年省級園林城市(縣城)評價工作,現【詳細】
北京盆花淡季來襲行情持續走低
7月以來,天氣炎熱,北京盆花市場迎來淡季,整體銷量下滑,走貨緩慢。紅掌價格與上月相比無較大變化;蝴蝶蘭主要為租擺拿貨,價格與上月持平;鳳梨品質高的走貨量大;綠植、小盆花等走貨量下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