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中立:城市化推升房價之說為謬論
日前,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接受記者訪談時表示,無論從民間、從學者、到官方文件都認為城市化是未來推動房地產市場繁榮的最重要的動力,這一觀點是大錯特錯的謬論,由于目前城市房價高企,大量的進城農民工收入水平較低,根本構不成住房需求。而且目前大量留在農村中的都是老弱病殘,構不成勞動力輸出。中國的城市化如果按照勞動力比例來劃分的話,中國的城市化率可能早已經超過60%—70%。
尹中立強調,房地產價格過高已經成為城市化的最大障礙。目前所討論的“城鎮化”的潛臺詞是在搞房地產。未來國家宏觀政策中應該“去房地產化”。不能因為房價稍微下跌就放松貨幣政策。
尹中立進一步指出,現在大家打著城鎮化旗號,它的潛臺詞就是搞房地產開發,正是因為房地產價格已經過高,所以它成為未來城鎮化的一個最重要的障礙,也就是說數以億計的農民面對這種奇高的房價他沒有辦法轉化成城里人,所以,中國大多數認為未來中國經濟增長動力在于城鎮化,但是我們現在把房價已經炒得很高,阻礙了正常的城市化的進程,所以中國未來要保持一個正確的發展方向的話,就必須把價格給它降下來。所以,就是說去房地產化是中國未來宏觀經濟政策一個正確的方向,也就是說我們的宏觀經濟政策不要被房地產市場所綁架,不要因為房地產價格稍微下跌,房地產投資增長速度稍微有所下滑就開始放松貨幣政策,放松財政政策去刺激它,這就是宏觀經濟政策去房地產化最重要的一個核心意義,但要做到也很難,因為失去了房地產市場這樣一個發動機,你另外一個發動機,用什么來發動內在的增長動力去替代它,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所以這是一個非常頭疼的問題。
以下是訪談實錄:
記者:我們看到盡管房地產調控仍然沒有放松,但是房價目前來看仍然比較堅挺,您認為未來房地產調控,可用的調控政策有哪些呢?
尹中立:其實政策調控對房地產價格總是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但是決定房地產大趨勢的不是政策,而是宏觀背景。以我來看,宏觀背景最重要的有兩個東西在起作用,第一,流動性,也就是說資金的狀況,貨幣政策起到最關鍵的作用。從2001年以來到現在為止,中國房地產市場單邊上揚超過了10年,這個10年大牛市為什么會存在,最重要是流動性過剩。在2010年之前,流動性過剩的主要原因是外匯占款大量增加,所以導致了整個金融體系貨幣增長速度偏快,所以,過多的流動性導致了資產價格,主要是房地產價格大幅度飆升。
2009年之后又是受到4萬億投資的影響,信貸投資高速擴張,又導致了另外一次的流動性過剩,所以,兩個,一次是前面外匯占款大量增加所導致的流動性過剩,后半截是我們信貸政策主動的寬松貨幣政策導致的流動性過剩,所以兩個加在一起演變成10年的房地產的大牛市,這是它的價格上漲的最主要的因素。
另外房地產市場受另外一個規律支配,就是趨勢的波動。資產價格的大牛市一旦形成,老百姓的心目中就會形成一個既定格局,認為這個價格是只漲不跌的,上漲持續的時間越長,老百姓形成這樣一個心理定勢就會越牢固。所以,現在為什么房地產政策在打壓,外圍經濟也不好,貨幣政策流動性過剩的這種局面其實已經改變,但是房地產市場依然還處在一個繁榮的狀態,原因是什么?是思維的慣性。所以,現在房地產市場的回暖,更多是受市場波動規律的影響,而不是基本面的影響,基本面的因素應該是房地產下跌已經開始,但是受老百姓投資的這種心理因素驅動,它依然還延續著慣性在往前沖,但是這個慣性是不會持久的。你看看2007年中國股票市場是大牛市,它形成了一個典型的雙頭,兩個頭部。當第一個頭部開始下跌出現拐點之后,經過了一個調整,但是多頭并沒有死亡,很多人認為調整之后還會再創新高,所以它形成了,但是第二次不能夠繼續創新高了,所以越來越多的多頭就開始有點兒戰斗力下降,當越來越多的機構投資者和越來越多的散戶就開始不再相信價格再創新高的時候,它真正的拐點就會確立了。現在整個房地產市場實際上呈現的就是一種在構筑第二個頭部,也就是說它是在做一個大的頂部的這種構造,一旦形成未來就會出現快速下跌。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中國城市化質量評估報告》出爐
記者從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獲悉,由該研究委員會和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詳細】
特色小鎮建設:三大問題及應對之策
自2016年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以來,形勢喜人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錯誤的苗頭和認識偏差,這需要我們及時理清和調整。當前,我國特色小鎮發展存在三大問題:以招商引【詳細】
徐林:城市化是中國未來最重要結構性改革
按照維基百科的定義,城市化是隨著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產業結構不斷升級過程中是農業勞動力像非農產業轉移就業、農村人口向城市地區集聚居住,以及整個社會不斷適應這一變化的過程。我特別關注后面這句話,"整個社會不斷適應這一變化的過程"。【詳細】
中國城市化過程中的階級分析
城市化就是從以農村為主的社會,向以城市為主的社會轉變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社會的各階層不斷重組、分化。【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