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地方政府為何突然“好古”
2012-09-05 08:51:55 來源:新華社-瞭望東方周刊 瀏覽次數:
幾年新城,幾年舊城,最終被折騰的,都是生活在城里的人。最后,我們要說的是,約束官員的公權力擴張,真的是一個艱巨的事。
關鍵是根據城市需要和發展可能性進行科學規劃,少付出生態成本、經濟成本和社會成本
開封鼓樓原址處,施工人員正在緊張作業,行人從圍欄外狹窄的小路上匆匆穿行,兩側的商戶生意寥落。這是本刊記者近日在開封市鼓樓復建及地下人防工程建設工地看到的場景。
開封鼓樓曾在1948年6月毀于戰火,只剩一座基臺。1976年11月,臺基被拆除,改辟為廣場,自此鼓樓在開封徹底消失。此次鼓樓復建工程是開封鼓樓歷史上的第六次復建,設計理念之一是在尊重清光緒七年所修建鼓樓的基礎上,適當將基臺尺寸放大,重現當年鼓樓的宏偉氣勢。
近些年,類似的古建筑復建案例呈井噴之勢,城市造景的花樣也不斷翻新,重造古城、挖地造湖以及古樹進城等。“在各種造景名目下,商業力量和行政力量合謀,理性的力量根本無法與其競爭,造出來的都是假古董、假景觀,背后又是各種利益尋租。”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傅崇蘭對《瞭望東方周刊》說,城市造景規劃中必須要處理好政府決策、房地產開發商、投資商、歷史文化和居民利益等之間的關系,“而城市最終的發展還是要尊重自然環境和城市本身的需求。”
瘋狂造景背后
在2011年9月建成開放的廣州市內人工湖——海珠湖因未能達到預期功能而備受質疑的風波尚未消停之時,一場聲勢浩大的“造湖運動”在廣州繼續展開。
據廣州市水務局披露,根據規劃,廣州市今年新修的人工湖共有6個,包括花都湖、云嶺湖、金山湖、天河智慧城湖、增城掛綠湖、知識城起步區人工湖等。
公開提出并已制定“水城”建設規劃的城市不勝枚舉。河南洛陽規劃中的水面面積為10.6平方公里,接近兩個杭州西湖,預計在“十二五”期間實現“水在城中流,城在山水間;魚在水中游,人在岸邊行”的目標,成為名副其實的“北方水城”。
廣西南寧市正在建設“中國水城”,整個工程投資額將逾300億元,計劃耗時11年。根據南寧市官方公布的規劃,未來的南寧市將會變成一座“水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濱水生態城市。河北承德市則志在成為“東方的威尼斯”,打造“水在城中、城在水中的塞外美景”。
除了巨資造水城、造古城之外,城市綠化作為一項最常見的市政規劃項目也在“古樹進城、景觀速成”等觀念下成為權力尋租的新領域,園林綠化腐敗案頻發。
近年來,重慶、杭州、郴州等地均曝出了園林領域的腐敗案。廣西防城港市園林管理處一名主任、兩名副主任及一名會計在園林綠化工作中發生貪污、受賄和職務侵占“窩案”。云南省麗江市古城區園林綠化局原局長趙桂強因利用職務之便,在麗江市城市園林綠化工程發包和實施過程中先后多次非法收受賄賂款物共計55萬余元,并有161萬余元的巨額財產來源不明,近日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13年。
“城市瘋狂造景的背后,一方面是政府太想跨越式發展,另一方面是某些案例帶來的誤導,似乎某些城市通過造城造景而一時獲得了旅游業的大發展,實際上這些是需要深入剖析的。”北京市社會科學院首都文化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沈望舒對《瞭望東方周刊》說。
而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院院長俞孔堅認為,也不排除“一些地方領導在價值觀和審美觀上就是覺得造個古城很美”。
“我向一位地級市市委書記匯報完規劃方案后,這個書記說,現在旅游看什么?一個廟一個墓一個寺,歷史是財富。”北京清華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的規劃師李明(化名)對本刊記者說,而他遇到的另一個歷史文化名城的市委書記持有另一種觀點,“他認為當地民房破爛不堪,除了木頭上有幾個雕花,沒有任何保存價值,只有與西方接軌才能建設好城市。”
編輯:ljing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按照“古風古韻 生態生活”的設計原則,淡化商業、娛樂功能,力求“水清、樹綠、景美、生態優”,回歸園林藝術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遙津”【詳細】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本屆園博會主題為“千里通波、大美運河”,園博園占地面積196.7公頃,規劃建設有“一帶三區”,即:運河風光帶,城市展園區、專類植物展園區、綜合服務區,建成13個城市展園和滄州坊商業街羅列其中【詳細】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打造全球首發中心、首發首秀首展紛至沓來、科幻企業云集……現如今的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吸引科技、科幻、體育、文化、商業等產業集聚。記者近日獲悉,一季度首鋼園舉辦各類活動會展78場【詳細】
北京:數字技術立體化展現壯美中軸線
一條中軸線,撐起古都脊梁,串起一路風景。然而,在實地探訪時,無論站在哪一個點位都無法一覽全局。實景三維系統彌補了這一遺憾,讓人們可以全方位領略中軸線的獨特神韻。記者近日獲悉,借助數字技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