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撫仙湖生態 后勁足不足?
2012-08-31 09:18:51 來源:中國環境報 瀏覽次數:
撫仙湖流域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給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條件。在農業和工業日益發展的同時,旅游業也風生水起。
自1988年撫仙湖湖泊區域被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以后,以休閑度假為主的旅游業迅速發展。20多年來,風光旖旎的撫仙湖已逐漸成為聲名遠揚的旅游勝地,年接待游客近350萬人次。
"十一五"期間,撫仙湖流域內社會經濟發展尤為突出。據統計,撫仙湖流域2010年末總人口為17.8萬人,國內生產總值已達50.7億元。
相關專家的調查顯示,在1988年~2009年之間,撫仙湖流域內人均GDP已由1988年的935元/人上升到2009年的1.86萬元/人,增長近20倍。
同時,流域內人口密度比重增長6.9個百分點,城鎮用地比重增加1.6個百分點,耕地比重減少了1.41個百分點,化肥施用量增加了近1倍。
實實在在的調查數據,揭示出撫仙湖流域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使區域環境承載力逐漸下降的事實,撫仙湖面臨極大的環境壓力。
記者在采訪時了解到,撫仙湖流域污染的主要來源是農業、農村污染,城鎮生活污染源及旅游餐飲污染等。此外,由于撫仙湖流域內采礦、采石、采砂等活動愈發頻繁,對這湖清水構成極大威脅。
隨著旅游業快速發展,撫仙湖內機動船(艇)劇增。截至2004年7月,湖內共有機動船(艇)315艘、水上飛機3架。據測算,這些機動船(艇)每年排入湖內的油污達40余噸。
正是在這突飛猛進的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中,撫仙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生態危機。
而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與撫仙湖相連的星云湖也遭到了嚴重污染,導致撫仙湖水質開始出現明顯下降。
水質為劣Ⅴ類的星云湖與撫仙湖由一條兩公里長的隔河相連,兩湖之間有兩道閘門控制水流,因2002年星云湖大量向撫仙湖排水,將湖內的藍藻也輸送到了撫仙湖,水質尚無好轉的撫仙湖猶如雪上加霜。
2003年6月4日,云南省發布的《云南省2002年環境狀況公報》顯示:撫仙湖水質由Ⅰ類下降為Ⅱ類,3平方公里的面積藍藻暴發。
讓玉溪人引以為傲的魅力撫仙湖,第一次向人們亮起了生態環境的"紅燈"。
如何突破治污困局?
經過9年艱苦奮戰,撫仙湖保護初步構建起了行之有效的水污染防治體系,湖泊生態環境得到不斷改善。
撫仙湖水質大幅下降,給玉溪市重重地敲響了警鐘:撫仙湖保護治理已經刻不容緩。
要讓曾經的一湖清水盡快恢復為Ⅰ類水質并長期保持,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這一"仗"打到現在,已整整進行了9年。
2002年撫仙湖藍藻暴發后,玉溪市迅速采取應急措施,在撫仙湖與星云湖相連的隔河水面上養殖了300畝水生植物,建起曝氣設施,使每天從星云湖流出的10萬立方米劣Ⅴ類水經過應急處理,進入撫仙湖時已達到Ⅲ類,有效減輕了撫仙湖的壓力。
為進一步消除星云湖對撫仙湖的巨大威脅,玉溪市緊鑼密鼓地實施了出流改道工程,不讓星云湖的水進入撫仙湖;同時,通過抬高撫仙湖水位,讓優質湖水倒灌星云湖,既保護了撫仙湖,又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星云湖水質。
在堅持不懈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后,撫仙湖的總體水質終于在2004年恢復到Ⅰ類,水體能見度從2002年的4.41米恢復到了5.6米。
然而,撫仙湖水質好轉并沒有讓當地政府有須臾松懈。
記者了解到,自2003年在全省率先確立并實施"生態立市"戰略以來,玉溪市確立了"一退夠、二調優、三保護"的保護治理思路,堅持"科學規劃、全面保護、部分禁控、重點開發、高起點建設"的原則,并成立了撫仙湖管理局。
9年來,在地方政府財力十分有限的情況下,玉溪市不斷加大投入力度,以實施工程治理項目為重點,狠抓控源截污。
編輯:ljing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按照“古風古韻 生態生活”的設計原則,淡化商業、娛樂功能,力求“水清、樹綠、景美、生態優”,回歸園林藝術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遙津”【詳細】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本屆園博會主題為“千里通波、大美運河”,園博園占地面積196.7公頃,規劃建設有“一帶三區”,即:運河風光帶,城市展園區、專類植物展園區、綜合服務區,建成13個城市展園和滄州坊商業街羅列其中【詳細】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打造全球首發中心、首發首秀首展紛至沓來、科幻企業云集……現如今的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吸引科技、科幻、體育、文化、商業等產業集聚。記者近日獲悉,一季度首鋼園舉辦各類活動會展78場【詳細】
北京:數字技術立體化展現壯美中軸線
一條中軸線,撐起古都脊梁,串起一路風景。然而,在實地探訪時,無論站在哪一個點位都無法一覽全局。實景三維系統彌補了這一遺憾,讓人們可以全方位領略中軸線的獨特神韻。記者近日獲悉,借助數字技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