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打造千億元休閑農業
隨著新農村建設步伐逐步加快,如今湖南省各村鎮的道路、通訊、住宿等休閑農業基礎設施也取得了長足發展,在剛剛出爐的《湖南省休閑農業發展規劃(2011-2020)》中,明確提出到2020年,湖南省休閑農業將達到千億元目標,年均新增直接就業6萬人。
從長沙城區開車,沿著芙蓉北路,1小時的車程,記者就來到了位于望城的長沙最高峰黑糜峰。
跟著背包客,登上了海拔590米的黑麋峰,在峰頂,我們聽見了,一些背包客正歡快地吹著口琴,遠看落霞,近看綠樹,聞著清新的空氣,聽著舒心的音樂,讓人心曠神怡。
來自香港的游客張敏夫婦告訴記者:“我是來自香港的,這里風景還不錯,如果有機會的話我會來這里居住”。“我喜歡邊爬山,邊吹口琴,唱歌。”
登上黑麋峰,肚子餓了,走進山下的農家,來到千龍湖畔,吃一頓地道的農家飯,購買一些新鮮農產品,成為游客的首選。如今,千龍湖生態度假農莊,年接待游客達20萬多人,創收達2000多萬,帶動周邊400多農戶致富增收。
滿臉帶笑,格塘村村民陳艷純說起格塘的變化:“這里原來真的很荒涼,路都不通,現在空氣好多了,設施也好了,最起碼路修通了。”
發展休閑農業帶動了農民致富,促進了城鄉統籌發展。根據《湖南省休閑農業發展規劃(2011-2020)》規劃,湖南省將按照長株潭中心區、湘中南區、湘北湖區和湘西山區四大區域進行戰略布局。長株潭以農業科技主題園和參與體驗性強的休閑農莊群為主;湘中南區重點發展丘陵生態觀光農業,打造粵港澳度假天堂;湘北湖區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水資源,重點發展集療養度假、采摘垂釣、水上運動等觀光生態園;湘西山區突出大湘西的自然景觀與民俗風情,大力發展森林生態休閑和民俗風情游。
國家農業部原常務副部長劉成果認為,作為農業大省的湖南,發展休閑農業產業基礎好,但要努力做好服務,完善產業規劃和政策激勵,形成整體良性發展。“發展休閑農業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從主體上,農村為了發展的目的,是農民的民生問題要解決;從客體那就是對游人來說,是一個健康、享受,之間怎么聯系起來,實質上是一種服務,通過服務解決這兩個事兒。”
編輯:zhangh
相關閱讀
觀點:別把休閑農業做成觀光景區
上個周末,趁冬日暖陽,邀幾名舊友至長沙近郊一小有名氣的休閑農莊游玩。到達目的地,情形有點意外:但見游廊亭臺、碧池畫棟,還有高大精美的牌坊,想象中的田園風光、雞走蛙鳴、農事收種卻不見蹤影。這是休閑觀光農業嗎?【詳細】
推進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升級
旅游作為第三大新型產業,越來越多的人【詳細】
休閑農業普遍存在的十個問題
休閑農業正在火速崛起,但在此過程中,難免造成發展過快、忘記質量、粗制濫造的問題。下文為您盤點農業旅游中游客最反感的點,這也是現在的休閑農業普遍存在的問題,可謂是一針見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