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是環境問題的根源也是出路
亞洲開發銀行(亞行)的一份新報告指出,亞洲現在必須采取行動,為建設資源節約型城市做準備,否則將面臨環境惡化的后果。
在其年度旗艦出版物《亞太地區關鍵指標2012》的主題報告中,亞行分析了亞太地區城市化的特點和相關機遇與挑戰。報告還闡述了通過城市化改善環境的機制或渠道,并提出綠色城市化的政策建議。
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亞洲城市化速度一直快于其他地區,亞洲城鎮人口幾乎占了世界城鎮人口總數的一半。目前,全球人口最稠密的三大城市——孟買、加爾各答和卡拉奇都位于亞洲,全球10個人口最稠密城市中有8個在亞洲。2010年,全球23個超大城市(居住人口超過1000萬的城市)中有12個在亞洲。未來30年,預計將有11億人口加入亞洲已經十分龐大的城市人口行列。
在城市高速擴張的同時,環境污染、貧富差距也在日益加劇。超大城市數量的增加以及自身規模的不斷擴大造成管理上的困難,而高密度則令城市在自然災害和疾病面前變得更加脆弱。要合理應對這些挑戰,就要讓綠色政策成為21世紀亞洲城市規劃的核心。
報告指出,城市化既是環境問題的根源之一,又是環境問題的出路。城市化會帶來生產率的大幅度提高,生產同等數量的GDP所需的資源會更少。城市化還會促進技術創新,這是解決環境和發展問題的根本所在。通常,城市化進程往往伴隨著傳統制造業從城市中心往外轉移,中產階級的壯大以及出生率的下降,這些都對資源利用和環境具有廣泛而有益的影響。
亞洲城市化不可避免地會導致越來越多的超大城市出現。為避免城市膨脹帶來的不利影響,同時積極推進城市化,衛星城市的建設極為重要,而這些衛星城市與中心城市的連接應該以有軌交通為主。同時,提高能效、能源來源多樣化、引進可再生能源、投資節能建筑和可持續交通系統都可以幫助改善環境。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中國城市化質量評估報告》出爐
記者從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獲悉,由該研究委員會和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詳細】
特色小鎮建設:三大問題及應對之策
自2016年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以來,形勢喜人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錯誤的苗頭和認識偏差,這需要我們及時理清和調整。當前,我國特色小鎮發展存在三大問題:以招商引【詳細】
城市規劃與發展的三個時代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城市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經歷了農耕文明、工業文明、信息文明三個時代,我們可以從這三個時代中看到城市的規劃和發展的變遷:【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