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藤”牡丹國內引種栽培情況 認識“伊藤”牡丹
2012-08-20 15:41:45 來源: 瀏覽次數:
2002年,山東菏澤黃河園藝公司從德國和荷蘭引進了3個“伊藤”牡丹品種,2004年開花,表現良好,目前已繁殖出上百株。
2003年秋,北京林業大學從美國密蘇里州引進了13個“伊藤”牡丹品種,經過多年觀察,這些品種在北京均能成活,且能正常開花。
2008年,東北地區的引種成功顯示了“伊藤”牡丹卓越的抗寒能力。黑龍江省森林公園從北京林業大學引種了4個“伊藤”牡丹品種,其成活率均為100%,引種地冬季極端低溫為零下38.1℃,說明“伊藤”牡丹具有良好的抗寒能力。據加拿大同行介紹,“伊藤”牡丹甚至可以在美國阿拉斯加州冬季極寒氣候下成活并正常開花,這一耐寒的優點繼承自其母本芍藥。在黑龍江森林公園,這4個品種的始花期在6月中旬,末花期在6月底至7月初,9月下旬葉色轉為古銅色,約在10月初落葉。
2009年,河南林業科技大學從美國引進了16個“伊藤”牡丹品種,成活率均達到100%。這16個品種長勢強健,一些品種的株高和冠幅幾乎達到國產牡丹品種‘洛陽紅’的兩倍。此外,這些品種均帶有不同程度的香味。
通過上述引種經驗,就可發現“伊藤”牡丹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可正常生長、開花,其比我國中原牡丹更為耐寒,彌補了國內牡丹品種在北方栽培不耐寒、容易被凍死的不足,值得在我國大力引進、推廣和繁殖,具有較強的園林推廣應用價值。
編輯:wenweihua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