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我國綠色建筑推廣機制
2012-08-16 09:18:25 作者:高巖 來源:中國建設報 瀏覽次數: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錢智民曾表示,“十二五”期間,我國將積極建設低碳示范城鎮,構筑綠色低碳產業體系。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將推廣節能建筑,全國40個城市每年推廣節能改造及新建綠色節能建筑面積達400萬平方米,每平方米享受20元的政府補貼。
國務院公布的《“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明確了工業、交通、建筑及生活四大領域“十二五”期間節能減排工作的總體部署,提出要合理改造既有建筑,大力發展綠色建筑、智能建筑,最大限度地節能、節地、節水、節材。
“今年起,江蘇每年將評出3~4個綠色建筑與區域能源規劃示范區,每一片區將獲得1500萬元的政府補貼。”《江蘇省關于加強熱泵技術在建筑中推廣應用的意見》鼓勵熱泵等可再生能源技術在建筑中的應用,積極推行合同能源管理,這對節能企業是一大利好。
天津濱海新區今后將對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中使用節能材料和節能設備、降低建筑物能耗的按項目投資額的10%給予財政補助。此外,對建筑綜合節能改造、采暖熱計量改造、獲得LEED和綠色建筑評價標識認證的項目也將給予最高50萬元的財政補助。
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給人大代表的建議回復中表示:“所有保障性住房繼續強制實施綠色建筑標準,所有新建政府投資建筑、一定規模的社會公共建筑、綠色生態園區內的所有建筑項目都必須符合綠色建筑標準,大力推進政府投資項目強制實行綠色建筑認證。”建議回復還指出,目前正研究將建筑節能專項資金擴展為綠色建筑發展資金,用于項目補貼、技術研發、課題研究,綠色建筑也將有財稅激勵政策。
市場機制推動綠色建筑發展
開發商最關注的是申請綠色建筑認證所產生的增量成本問題,建筑建成后的節能節水等帶來的實際效果以及綠色建筑認證的牌匾和證書對建筑在行業中的宣傳作用和競爭力的提高等。所以,對開發商而言,除了政府出臺政策強制推行綠色建筑外,還要通過市場手段來吸引和鼓勵開發商主動參與到綠色建筑的發展推廣中來。
雖然綠色建筑比傳統建筑的費用要高,但綠色建筑的附加費要比人們預想的少。綠色建筑體系中大部分的技術措施都不會顯著增加建筑成本,而是體現在對項目建造過程中的管理、設計和施工過程中的一些細節控制,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環境、建筑各個指標的量化。綠色建筑認證體系對建筑的評價并不是簡單地停留于定性分析,而是根據一些節能標準的深入定量分析。如能源使用須達到國家節能標準所規定的建筑節能和性能標準或本地節能標準,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節省能耗20%~60%;用水成本降低20%~30%;室內空氣質量達到國家標準的最低要求或更高;減少固體廢物排量35%~40%。二是綠色建筑認證體系使過程和最終目的更好地結合。正是由于綠色建筑認證體系的這種量化過程,使建筑的設計和建造過程更趨于可控化和具有可實踐性。如我們通過計算機能源模擬分析建筑物現行設計的能源消耗成本,對比綠色建筑要求的目標成本,為設計團隊提供量化依據及整體優化手段對建筑系統進行調整,從而保證建筑后期運營的低成本,使項目在綠色建筑方面的增量成本投資回收期控制在5年以內。
編輯:ljing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按照“古風古韻 生態生活”的設計原則,淡化商業、娛樂功能,力求“水清、樹綠、景美、生態優”,回歸園林藝術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遙津”【詳細】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本屆園博會主題為“千里通波、大美運河”,園博園占地面積196.7公頃,規劃建設有“一帶三區”,即:運河風光帶,城市展園區、專類植物展園區、綜合服務區,建成13個城市展園和滄州坊商業街羅列其中【詳細】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打造全球首發中心、首發首秀首展紛至沓來、科幻企業云集……現如今的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吸引科技、科幻、體育、文化、商業等產業集聚。記者近日獲悉,一季度首鋼園舉辦各類活動會展78場【詳細】
北京:數字技術立體化展現壯美中軸線
一條中軸線,撐起古都脊梁,串起一路風景。然而,在實地探訪時,無論站在哪一個點位都無法一覽全局。實景三維系統彌補了這一遺憾,讓人們可以全方位領略中軸線的獨特神韻。記者近日獲悉,借助數字技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