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城市營銷進誤區 襄陽巨資炒作遭質疑
2012-08-08 09:17:12 來源:中國經營網 瀏覽次數:
面對外界的質疑,襄陽市文化旅游和新聞出版局計劃統計科科長許也表示,“我們覺得沒有什么不妥,誰規定文學形象不能設立雕像?天仙配中的牛郎織女也是虛構的人物。每個城市都需要知名度很高的文化符號,讓游客記住這個城市,提高城市的知名度。”
巨資炒作效果不佳
從2010年改名之后,襄陽市在招商引資上的成果和2010年相比,并無太大起色。
2010年襄樊改襄陽就曾遭受過輿論的質疑。
彼時,改名的成本就花費將近1億元,這包括與之相應的各級行政區劃名稱、行政機關以及企事業單位名稱、各類文件、出版物印刷品的改動等等。正因如此,很多躍躍欲試想改名的城市都不敢輕舉妄動。曾經歷過改名風波的石家莊市政府就明確表示,要想改名,僅僅上述名稱的廢舊換新,沒有10億元拿不下來。
然而,襄陽市還是花大價錢將名字改過來了。如今,其斥資100萬打造一個雕像,價錢也不便宜。襄陽市花巨資并且不顧輿論質疑地進行炒作,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一位招商部門的官員私下告訴記者,改成襄陽后,知名度更高,更利于招商引資。“以前招商引資,跟客商說起襄樊,大多數人不知道,還因發音的原因聽起來是湖南的湘潭,引起誤解。現在改成襄陽后,大都知道是三國時的古戰場,人家對你還很敬仰,招商自然容易多了。”
然而記者從襄陽市招商局了解到,從2010年改名之后,該市在招商引資上的成果和2010年相比,并無太大起色。
截至2010年10月30日,襄陽全市共引進項目1627個(含續建和今年新投產項目),其中,今年新簽約項目682個,投資總額1603.41億元。而2011年1至10月,襄陽全市新注冊項目350個,投資總額1164.64億元。
在GDP的增長上,2010年,襄陽GDP為1538.3億元,GDP僅跟襄陽之后的宜昌為1547.3億元,兩地相差僅9億元。2011年,襄陽GDP為2132.22億元,宜昌為2140.69億元的差距,兩者相差還是9億元左右。
不過,2012年宜昌卻超過了襄陽。2012年上半年襄陽GDP為1112.5億元,宜昌為1125.5億元,半年時間,襄陽反而不如宜昌。由此看來,改名之后的襄陽市,在GDP的增長上,反而下降了。有不愿具名的地方官員表示,招商引資靠的是實干精神,如怎么做好產業鏈,怎么給企業創造環境,在這位官員看來,襄陽在文化名片上的種種投入有點“功夫在詩外。”
就此現象,湖北大學旅游發展研究院院長馬勇分析表示,為了盤活當地歷史文化資源存量,以提升旅游功能,采用類似“事件性營銷方式”在短期內可能會收到一定效果,但這種對歷史、文學形象的演繹化運作不能過度,政府應該充分挖掘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和資源。
編輯:ljing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按照“古風古韻 生態生活”的設計原則,淡化商業、娛樂功能,力求“水清、樹綠、景美、生態優”,回歸園林藝術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遙津”【詳細】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本屆園博會主題為“千里通波、大美運河”,園博園占地面積196.7公頃,規劃建設有“一帶三區”,即:運河風光帶,城市展園區、專類植物展園區、綜合服務區,建成13個城市展園和滄州坊商業街羅列其中【詳細】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打造全球首發中心、首發首秀首展紛至沓來、科幻企業云集……現如今的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吸引科技、科幻、體育、文化、商業等產業集聚。記者近日獲悉,一季度首鋼園舉辦各類活動會展78場【詳細】
北京:數字技術立體化展現壯美中軸線
一條中軸線,撐起古都脊梁,串起一路風景。然而,在實地探訪時,無論站在哪一個點位都無法一覽全局。實景三維系統彌補了這一遺憾,讓人們可以全方位領略中軸線的獨特神韻。記者近日獲悉,借助數字技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