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上市和寺廟上市的誤讀與正解
“名山上市”與宗教信仰并無實質沖突
“名山上市”的提出使許多學者開始質疑這將影響到國人的信仰問題。以宗教名山為例,很多人擔憂上市會破壞宗教圣地的清靜氛圍,上市公司會為了經濟利益使用一切手段招徠游客,宗教名山是大家的共有財產,本應是所有人都可以免費參觀拜訪的地方,卻被上市公司搞得銅臭味兒十足。
筆者認為這種想法完全是杞人憂天,即使宗教名山有義務免門票開放,但是在現階段,作為旅游目的地,始終要考慮環境承載力的問題,同時也要考慮到游客安全的問題。在政府暫時無法完全承擔這些名山景區的開發與維護成本從而為全民提供旅游福利的情況下,游客必然要以門票的形式為這種消費行為買單。至于上市后的對國民的“宗教信仰”的影響更像是無稽之談,有學者大聲疾呼利用名山的宗教效應獲取經濟效益是不可取的,認為所有和宗教有關的東西都應是義務的,甚至鼓勵大家徒步拜訪宗教名山。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古代社會在山腳下建起的客棧,當然這和上市是完全沒有關系的,但是他們為拜訪者提供服務也賺取一定的經濟利益,所有的這些都要和“宗教信仰”掛上關系,把“宗教信仰”貼上圈錢的標簽嗎?德國科隆大教堂周邊的旅館、客棧、餐館、咖啡廳沒有借助科隆大教堂的名氣嗎?如此,財經名人葉檀堅決反對“名山上市”,她說:“比如坐一輛車去拜佛,這個車票錢算什么收入?雖不能直接算是寺廟收入,但屬于宗教資產變現方式的一種。”莫非只有和尚開車、尼姑收錢才是“正道”?!那么這些寺廟和僧人豈不是成了地區發展的障礙?怎么獲取民眾的信仰支持呢?
換個角度來看“名山上市”的問題。在沒有旅游開發之前,“名山”只是單純的“名山”,來訪者一般不會帶來大量的經濟效益。隨著旅游業的發展,“名山”成為了一種資源,一種被政府或者企業利用的資源,無論誰利用這種資源開發了旅游,難道僅僅是開發嗎?他們其實更多的還要在輿論的壓力下承擔保護的責任,即使沒有這些經濟主體介入,隨著社會的發展,旅游者同樣會以井噴的狀態涌向這些令人神往的地方,誰能保證僅僅依靠宗教的力量就能使“名山”在巨額游覽壓力下不受破壞?所以經營者帶來經濟的同時能夠保護資源的完整度便是一種很大的進步。“名山上市”,實際只是與名山有關的資產上市,只不過是經營者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更好經營的一種方法而已,也是一種新模式的探索,如果不上市,經營者還是會依靠這些資源獲益,還是會有很多以各種目的來到“名山”的旅游者,所以上市又會產生什么其他方面的影響呢?無非是經營者賺到了更多的錢罷了,但這些錢是上市融資的結果,和宗教文化又有什么樣的關系呢?有文化信仰的人依然會崇敬文化,不會因為“名山”的經營者而改變。
旅游景區成功上市之后的工作重心
目前國內上市的與景區有關的旅游公司數量還很少,其中包括華僑城、張家界、峨眉山、宋城股份等國有和私營企業。以張家界為例,2012年上半年的業績統計報告同比增長在50%以上。雖然不能因此以偏概全地認為所有上市的旅游公司都處于盈利上升階段,但是上市帶來的管理體系的完善的確大大促進了旅游產業的發展。毋庸置疑,相對于管委會直接經營的政企不分、政府操控的國有企業、產權不明晰的民營資本的經營理念而言,上市公司的管理體制更加完善,權力分層以及經營戰略更具有遠瞻性,更適合配合景區的長久可持續發展。
2012年,央行、國家發改委、國家旅游局、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和外管局等七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金融支持旅游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為旅游業加快發展提供金融支持,在政策上給旅游集團的上市提供了較好的支持保障。
《關于金融支持旅游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支持旅游企業發展多元化融資渠道和方式”是比較大的亮點。具體包括:“支持旅游資源豐富、管理體制清晰、符合國家旅游發展戰略和發行上市條件的旅游企業上市融資;同時積極支持已上市旅游企業通過合適的方式進行再融資或者利用資本市場進行并購重組做大做強。”
此政策的頒布,對旅游企業本身是良好機遇,國營企業可以通過上市融資吸引更多的民間資本投入到旅游業的發展過程中,使更多的閑置的民間資本能夠為旅游業的良好發展提供支持,同時也可以鼓勵中小型的民營旅游集團上市,改善民營企業的發展環境,維護市場的規范化發展。絕大部分名山的所有權是歸政府所有的,這導致的直接問題便是資金投入方法以及管理模式單一。旅游業在中國發展時間不長,但是發展的速度之快超出人們的意料。在這種變化中如何能夠把握最好的發展時機,需要人才、資本、理念等多種方面的共同進步。在這種狀況下,將與“名山”資源有關的食、住、行、游、購、娛等配套服務整合上市,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到經營管理過程中,也未嘗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與中國旅游發展史上的“五個一起上”、“誰投資誰受益”相比,從受益面的角度來看,從理論上講,公眾上市公司是僅次于全民所有制的國有企業運作方式。
當今資本市場,旅游企業上市并非易事,如若成功上市,應著力在以下幾方面有所建樹:
發展完整的產業鏈。以“名山上市”為例說明,按照目前的國家政策,國內的旅游景區上市已經不允許將門票收入納入上市公司的營業收入與利潤,因此景區上市應充分發揮旅游產業的關聯帶動作用。在橫向層面上,應該做好食、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的科學合理配置,使旅游者能夠充分地享受旅游帶來的樂趣,并通過橫向層面上的優質服務創造效益;在縱向層次上,不但要充分做好旅游產品的規劃,同時應該注重旅游產品的對外推介活動以及針對旅游者的售后服務跟蹤,以便隨時對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跟蹤改進。
建立權利義務清晰的管理體制。上市公司較為完善的管理體制是景區能夠在上市后良好發展的重要保障。“景區上市”或者“名山上市”只是經營公司的上市,不是任何文化和政府部門的上市,因此上市之前應針對景區資源的經營管理問題做好明確的規章規范,確保景區管理權、經營權和監督權能夠發揮各自應有的作用。
注重景區核心吸引物的保護。“名山上市”引起的爭論是值得深思的,很多反對的觀點都是擔心宗教文化在景區上市的過程中失去其原本性,成為圈錢的工具,從而使很多優秀的文化變成糟粕。上市公司主體在此問題上應該尤其重視,不僅宗教名山如此,所有的人文類景區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什么才是景區的核心吸引物?沒有宗教文化的普陀山、五臺山還能這么吸引人嗎?顯然是不行的,文化是這些景區賴以生存的根本。“景區上市”最主要的目的是借助資本的力量為旅游者創造更為優良的旅游環境,為文化的發揚光大提供更好的傳播渠道。
拓展游覽空間。景區容量是旅游景區必須要考慮的問題,超出景區承載力接待旅游者的行為會對景區可持續發展造成極壞的影響。景區上市后吸納大量的社會資本的介入為景區解決這一問題創造了機會,景區要向旅游區轉變,通過對配套休閑娛樂設施的建設使游客在廣泛的范圍分布,為核心景區分擔壓力的同時為旅游者提供相對輕松的旅游環境。
(作者單位:中國旅游報經濟編輯部;天津商業大學旅游管理系)
編輯:zhaoxi
相關閱讀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按照“古風古韻 生態生活”的設計原則,淡化商業、娛樂功能,力求“水清、樹綠、景美、生態優”,回歸園林藝術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遙津”【詳細】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本屆園博會主題為“千里通波、大美運河”,園博園占地面積196.7公頃,規劃建設有“一帶三區”,即:運河風光帶,城市展園區、專類植物展園區、綜合服務區,建成13個城市展園和滄州坊商業街羅列其中【詳細】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打造全球首發中心、首發首秀首展紛至沓來、科幻企業云集……現如今的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吸引科技、科幻、體育、文化、商業等產業集聚。記者近日獲悉,一季度首鋼園舉辦各類活動會展78場【詳細】
北京:數字技術立體化展現壯美中軸線
一條中軸線,撐起古都脊梁,串起一路風景。然而,在實地探訪時,無論站在哪一個點位都無法一覽全局。實景三維系統彌補了這一遺憾,讓人們可以全方位領略中軸線的獨特神韻。記者近日獲悉,借助數字技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