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樹農轉非水土不服 進城瀕亡警示了什么?
合肥市蜀山區南崗鎮最近正在建一個“苗木精品園”,從越南的原始森林引進了大量的紫薇樹。這些紫薇樹的平均樹齡為100歲左右,引進每棵樹的花費達到40萬元。但目前這些“天價”古樹卻瀕臨死亡。價格不菲的古樹進城而瀕臨死亡,是對盲目古樹“農轉非”的一記教訓,也值得反思。
近些年來,在城市化進程快速推進的同時,也帶來追求城市快速綠化的負面效果。一些地方把城市綠化作為政績工程來經營,于是大量移植大樹古樹進城,以裝點提升城市品位。令人憂慮的是,在一些地方,甚至形成了古樹買賣的產業鏈條,高價建綠往往導致官商腐敗的案件不斷攀升。
大樹古樹“農轉非”直接造成的惡果是,在綠化成本攀高的同時,綠化的效果卻不盡如人意,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不言而喻,城市綠化非常重要,一方面改善環境,另一方面能發揮服務市民的社會功能。但如果片面引進大樹古樹,不僅容易造成水土不服,致使城市綠化難以可持續發展,而且花費的成本也不少,必然引來民眾的微辭。
古樹進城而瀕臨死亡,提醒城市管理者需要對綠化觀念進行糾偏。筆者認為,在城市綠化中,不妨學習北京的做法,重視雜草土樹。
自2007年起,北京市將近50種雜草和10多種鄉土樹木栽種在街道兩側,計劃把雜草綠化集中在四環、五環綠化帶外沿,城市河道兩側等5個區域。北京制定的《關于開展節約型園林綠化建設工作的意見》指出,要充分利用野生植被,對待野草不能簡單粗暴地斬草除根。
雜草土樹綠化城市益處多多:其一、雜草土樹具有養護成本低,節約水資源,生命力很強,完全適應本地氣候條件,有利于保持城市的自然原生態等優點,還能保持當地植物的多樣性。其二、雜草土樹綠化恰恰是科學的城市綠化觀念的回歸,它不僅有利于構筑更為和諧的生態環境和居住環境,而且節省出的大筆資金,可以為老百姓辦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其三、雜草土樹綠化是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實際行動。這種因地制宜的綠化方式,不但符合國情,也有利于倡導國人的節約意識。我們看到,綠化不僅僅是城市公共場所,還有民眾自己家園的綠化。因此,政府用雜草土樹綠化城市就是一個很好的導向。
因此,城市主政者不能片面地、過分地追求政績效應,而置自然生態的客觀性不顧,一旦造成生態災難將得不償失,悔之晚矣!應當從城市客觀自然生態實際出發,對本地雜草土樹給予應有的尊重。
編輯:zhaoxi
相關閱讀
住宅水景景觀,充滿活力!美不勝收!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詳細】
山東省古樹名木保護辦法印發 損害古樹重罰
近日,山東省日前印發《山東省古樹名木保護辦法》規定,有損害古樹名木正常生長行為,情節嚴重的,處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