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對手》:貴州大開發能否守住綠水青山
一直以來,貴州似乎是一個被遺忘的角落。這個地方,不沿邊、不靠海、多山地,2011年GDP4000多億,全國排倒數第六,人均GDP排名倒數第一。但是,2011年貴州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等主要經濟指標均創下近20年來同期的最高增長速度,在“加速發展、加快轉型、推動跨越”的指導下,“貴州速度”成為貴州全省經濟工作中的關鍵詞。隨著近年來貴州交通基礎設施的改善,特別是以貴廣快速鐵路和廈蓉高速為引領的出省通道建設,貴州與廣東等周邊省份的經濟往來越來越密切,2011年貴州省旅游總收入1429.48億元,已經超越近鄰知名旅游大省云南省,多彩貴州首次超過七彩云南,這種近乎于從烏鴉到鳳凰的變化,得益于貴州提出的旅游大開發。從2008年開始,貴州就在傳統的黃果樹、荔波、梵凈山旅游基礎上,打造精品旅游線路。著力培育“爽爽貴陽”、“梵天凈土”、“水墨金州”、“涼都六盤水”等一批旅游休閑度假勝地。而今年1月12日,國務院頒布的《關于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的國發2號文件,更是把貴州的旅游開發推上了快車道。在貴州省的十二五旅游發展規劃中,2015年貴州省的旅游業收入預期將達到2800億。但是貴州旅游真的能夠實現后發趕超嗎?這個被聯合國(微博)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人類需要保護的生態文化圈”之一的貴州,在旅游大開發中能否守住綠水青山呢?
2012年6月下旬,央視財經頻道《對手》欄目走進貴州,政府官員、研究學者、媒體觀察團等各路人馬紛紛亮劍,圍繞著“大開發能否守住綠水青山?”這一問題,為貴州未來的發展出謀劃策,上演了一場難分伯仲的舌戰。
在貴州,央視《對手》欄目組在貴州黔東南州的西江千戶苗寨進行辯論,辯論雙方分別為北京大學中國地方政府研究院院長彭真懷、北方交通大學旅游系教授王衍用、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中心研究員易鵬組成的藍方嘉賓;貴州省旅游局副局長李三旗、貴州師范大學國際旅游文化學院院長張曉松、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東方公共管理研究所所長劉鋒組成的紅方嘉賓。他們就“大開發能否守住綠水青山?”進行激辯,辯論過程中10家重量級媒體、當地群眾等也都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并提出一些問題,該節目將于7月6日21:55在央視二套財經頻道播出。
嘉賓觀點:
中國城市研究發展研究院教授彭真懷:其實對于貴州獨特的旅游資源,其實我們都是認識到的,感悟到的,今天也在現場體會到了。但是我要說兩點重要的,第一貴州旅游資源的開發要規劃一張圖,省級旅游規劃要一張藍圖繪到底,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死角。而市一級、州一級、縣一級,鄉鎮一級直至村一級的旅游規劃,要與省旅游規劃配套銜接,只有這樣整個貴州省的旅游才會避免全省一哄而上,避免撿進筐里都是菜,那么也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會去割裂祖先給我們留下的珍貴歷史文化,因為無數的實事告訴我們沒有完整系統的規劃的旅游開發,是對生態環境最嚴重的破壞行為,也是一種愚蠢的行為,這是我特別要強調的。第二點貴州旅游資源的開發要重視建設一盤棋。旅游開發不能急于求成,不能雨打沙灘萬點坑,要善于把五指共握成一個拳頭,在這個問題上,我認為貴州要注意盡量力而行,又盡力而為。首先要做好全省范圍內的幾個標志性景區集中打造,比如說黃果樹瀑布,比如說我們今天所站的這塊土地西江千戶面寨,那么把這些景點景區做好以后,在這個基礎上再打造全省的旅游線路,并且注意與周邊的省份:湖南省、云南省、湖南省、四川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對接旅游資源,形成貴州全省乃至整個西南地區的旅游版塊,吸引更多的目標人群,我認為也只有這樣,貴州的旅游資源才能真正實現生態立省、綠色崛起這樣一個重大的戰略目標,我認為這是一個方向性的戰略判斷。
貴州師范大學國際旅游文化學院院長張曉松:想說我們貴州旅游的發展,可能有三個關鍵的問題需要思考的。第一個說到青山綠水,千萬不要忘記,我們17.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除了黔東南的地區之外還在100個石漠化的我們占了55個,我們有58%的土地是水土及其貧瘠的,人地關系緊張,環境壓力巨大,所以我們必須要探尋一條科學的,合理的可持續的發展道路,怎樣把人與土地的緊張關系環節掉,那是發展旅游。第二條貴州聚集著17個少數民族,總人口已經超過了1800萬,這些少數民族創造了在世界上和中國上都及其少有的文化多樣性的器官,這些文化多樣性稱為世界保護中間的一朵奇葩,這些寶貴的同時又是非常脆弱樂觀,隨著現代社會發展的大潮中,我們年輕人大量的走向城市,文化在鄉村中間只有老弱病殘在鄉村,在這種切斷情況下,我們只有通過旅游實現文化之間的交流和對話,使我們的文化可持續復蘇和發展。第三點我們貴州到現在為止面臨4500萬絕對的貧困人口,按照國家現在的標準,2300萬作為一個貧困的基準線的話,我們貴州的貧困人口增加到100萬人口,這巨大的人口生存問題是我們的當地政府和所有從事旅游業發展的都必須認真思考的。另外我要說一點,我們的青山綠水,好的水的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都汝陽了我們長江中下游復數地區這種貧困的代價仍然留在我們貴州的山區,這種情況下,怎么縮小東西部的差距,怎么樣讓我們的旅游業最大限度的負極到我們貧困的少數民族。我覺得通過這樣一個科學的,可持續的以人為本的發展方式才是幫助我們貴州,幫助貴州的父老鄉親們發展的最根本的發展的必由之路。
編輯:zhaoxi
相關閱讀
住宅水景景觀,充滿活力!美不勝收!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詳細】
麗江第一村:人杰地靈的清水古鎮
清水古鎮又名清邑、清水驛、清邑街,位于麗江市永勝縣程海湖南岸的金沙江狹長的干熱河谷平地。從邊疆沃土拓荒之早,中原漢文化積淀之深;從人才開發之多及自然村落綿延之大等諸多方面評價,堪任"麗江第一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