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南京紫金山的“螢火蟲”讓眾多市民很是驚艷了一番。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紫金山上不只有螢火蟲,還有神秘的“蝴蝶谷”。
如今正是觀賞蝴蝶的大好季節,但和前幾年相比,南京今年的蝴蝶似乎變得格外少,已經很難見到多只蝴蝶翩翩飛舞的美麗場景;即便在市區的一些公園,偶爾能看到幾只蝴蝶互相追逐就不錯了。這是怎么回事呢?南京的蝴蝶到底“藏”在了哪里?它們現在的生存狀況又如何呢?揚子晚報記者通過多方接觸,為您揭開南京今年夏天的“蝴蝶之謎”——
南京今年蝴蝶怎么格外少呢?
城市改造、野生植物被清除,影響了蝴蝶的生存環境,張氏蜘蛺蝶已19年未出現過
雖然每年從2月底開始,就會有一些蝴蝶開始活動。但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蝴蝶最適宜的觀賞季節是以4月至10月為主,尤其百花盛開之時,最是觀賞蝴蝶的大好時光。
但如今已經到了盛夏7月,原本應該漫天飛舞的蝴蝶似乎沒有在南京出現過。南京的花并不少,為什么今年蝴蝶感覺少了?
一直致力于江蘇蝴蝶監測項目的南京曉莊學院應用生態研究所李朝暉教授介紹說,比如絲帶鳳蝶,專愛以馬兜鈴為食,但馬兜鈴這種野生植物已經被清除得差不多了,絲帶鳳蝶也隨之銳減。還有漂亮的翠藍眼蛺蝶,以前在南京城區也經常可見,但是隨著城市改造,以及草坪替代了自然雜草,這種蝴蝶也已經很少了。
在“消失”的蝴蝶中,張氏蜘蛺蝶更是19年不曾見到了。早在1993年,南京市青少年宮專職美術教師張松奎在紫金山發現了一只蜘蛺蝶新種,命名為張氏蜘蛺蝶,遺憾的是19年過去了,始終沒有再發現一模一樣的蝶。
南京有自己的“十大名蝶”
截至目前南京有120多種蝴蝶,但其中一些種類也開始面臨“絕跡”
“南京蝴蝶品種還是很豐富的。”民間環保人士吳琦告訴記者,從1978年開始,他和一些愛蝶人就對南京市郊山區進行了考察。截止到目前,南京本地已采集到120多種蝴蝶,其中也發現了不少新種。
南京究竟有哪些特色蝴蝶呢?依據南京蝴蝶的記錄,以及它們的稀少程度、漂亮程度、有名程度,江蘇昆蟲學會專家們早在2002年就評選出了南京“十大名蝶”,它們分別是中華虎鳳蝶、翠藍眼蛺蝶、橙翅襟粉蝶、青鳳蝶、傲白蛺蝶、大絹斑蝶、張氏蜘蛺蝶、冰清絹蝶、絲帶鳳蝶以及丫灰蝶。但是,由于生存環境的破壞,這幾年南京蝴蝶中一些種類也開始面臨“絕跡”,“十大名蝶”中不少種類已是十分稀少了。
蝴蝶是“生態指示生物”
尋找蝴蝶最佳的時機往往是雨后初晴,先找到蝴蝶喜愛的食物,然后再在附近尋找
就像螢火蟲對環境的要求非常高一樣,其實不少蝴蝶也是很“挑剔”的。
“蝴蝶是挑食的昆蟲,一般一種蝴蝶偏愛某一種特定植物。”李朝暉教授表示,蝴蝶一直被看成“生態指示生物”,只有環境良好,擁有獨特的食物資源,才會留住蝴蝶。
而尋找蝴蝶最佳的時機往往是雨后初晴,先找到蝴蝶喜愛的食物,然后在附近尋找,往往會有收獲。比如看到植物杜蘅,就能在附近尋找到中華虎鳳蝶。
蝴蝶一般只能飛一二十天
最長的壽命不過半年;而且需要說明的是:蝴蝶過多也會成災
為了抵抗生存環境的變化,蝴蝶會產下上千個卵,有些蝴蝶一年可以繁殖三四代。而其中最常見的菜粉蝶在某些地區一年一般可繁殖八代,從4月起至11月平均每月繁殖一代。所以,市民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蝴蝶的身影。即使到了冬天,一些耐寒性比較強的蝴蝶,也可以以成蟲形式越冬。
不過,蝴蝶的壽命并不長,一般成蟲的存活期只有10-20天,只有越冬的蝴蝶可以撐過半年。它們的短暫生命只是用來繁衍后代,曇花一現的美麗很快面臨死亡。
而且,需要說明的是,蝴蝶美麗的翅膀扇過,也可能成災——蝴蝶的幼蟲大多取食植物,如果其數量過大,就可能給林業帶來危害。南京曾經發生過菜粉蝶暴增的現象,這些已經超出了種群的正常范圍了。
李朝暉教授說,對于一些重點的蝶種需嚴密監控,對于珍稀的蝶種,要保護好它的棲息地。但是這并不意味著,蝴蝶數量多就是生態好,而是各種蝴蝶如果都能出現在南京,這才是生態好的表現,僅僅單一品種的蝴蝶突然猛增,對于環境來說,有時卻是災難。因為這意味著它的天敵少了,或者氣候環境出現惡化了。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22u.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