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死亡天價樹群 或被送家具公司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合肥蜀山區南崗鎮計劃從越南原始森林陸續引進250棵百歲以上的紫薇樹,每棵古樹大約40萬元,然而首批98棵紫薇樹引進半年已集體死亡。
去年年底,南崗苗木基地的精品園從越南引進了98棵紫薇樹,這批樹齡都在100年以上,加上運費、購置費以及裝載裝卸以及栽植費等等,平均每棵樹的花費達到40萬左右。在這個精品園里,這些古樹現在已經看不到一丁點的綠色了,幾乎每棵樹上都掛著6、7個已經用完的藥水袋,但是看上去這些古樹的病情似乎已經是非常的嚴重了,樹皮已經干枯,樹枝干裂、脫落,一些樹干已經呈現空心化的狀態,有些村民就把這些樹枝拿回家去當柴火燒。
一些村民說,冬天為了給古樹保暖還特意給他們穿上厚厚的稻草當做取暖層,但是由于這些古樹一直生活在越南,突然來到合肥可能是水土不服造成它們死亡,而蜀山區農林水務局的李主任分析古樹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因為路途太過遙遠,而且在運輸的過程中由于保護不到位以及整體的氣候、土壤等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合肥蜀山區農林水務局的李主任說,現在引進的古樹的企業的老總已經不在合肥回到了江蘇常州去,水務局現在已經通知企業,要求他們對能夠挽救的古樹盡量挽救,不能挽救的古樹也要盡量的妥善處置。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死去的紫薇樹已經進行了處理,最終可能會被送往家具公司進行再利用。
合肥一億元引進天價名樹近百株死亡 ,市民質疑盲目引進導致綠化失敗。目前市民們比較集中的質疑在于,這些“天價”古樹因何而死?死去的樹將到哪里去?當初大規模引進到合肥是否盲目?誰為古樹死亡“買單”等等問題?
網友在發出汗顏和流淚的網絡表情同時,更多的還是質疑誰為天價古樹死亡買單,并認為“不是什么都可以國際化的”。
江蘇新華日報撰文寫道,古有“拔苗助長”,今有“移樹助綠”,今人的“智慧”似乎總與古人有異曲同工之妙處。“一夜成林”的冒進之風伴隨著“園林城鎮”、“生態城鎮”、“森林城鎮”等理念愈演愈烈,于是,圍繞著大樹古樹進城鎮便形成了一條成熟的利益鏈,在暴利驅使下,一棵棵大樹古樹遠離青山綠水,被“綁架”進躁動不安的城鎮。
網友紅辣椒說,必須看到,移栽的大樹古樹縱有千年,也不能給城鎮增添內涵與底蘊,反倒折射出一種急功近利、好大喜功、違背自然的盲目。移栽大樹古樹,真真切切是一種極不道德甚至是丑惡的行為,需要全社會自覺抵制和摒棄。天價古樹遇水土不服瀕臨死亡,有關部門不妨查查背后是否有什么貓膩,讓那些只顧盯著“腥味”的“饞貓”付出一定的代價。
編輯:xiujuan
相關閱讀
城市綠化為什么不用韭菜?
近年來國家對環境的保護力度越來越大,大面積的植樹造林,在一定程度上對于環境的改善有很大幫助。特別是城市的綠化建設,綠化面積不斷擴大。各個城市的發展節奏非常快,到處都是高樓大廈,鋼筋混凝土結構。城市的街道上【詳細】
大葉油草——低調的城市綠化“新寵”
大葉油草,這種海南本地人很常見,卻叫不出名字的小草,正在成為省會海口城市綠化的新寵,不得不說這是本土物種頑強生命力的表現——它們耐寒、耐踩,關鍵是還省水,當然,它們也很好看。【詳細】
成都:《城市道路綠化建設導則(試行)》出爐
“成都增綠十條”明確,要實施城市道路增綠,繼續大力推進中心城區道路綠化增量提質工程,通過增加喬木數量、科學配置喬灌草,不斷提升綠化總量,彰顯成都道路景觀品質。【詳細】
全域增綠 成都構建五級城市綠化體系
成都市將按照“景觀化、景區化、可進入、可參與”的理念,構建生態區、綠道、公園、小游園、微綠地五級城市綠化體系。圖為鳥瞰望江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