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尋根大運河”北運河段采訪收獲頗豐
由西青區委、區政府組織的“尋根大運河”天津·西青記者團異地采訪活動,經過9天的緊張行程,已圓滿完成京杭大運河北運河段的采訪計劃,對大運河本市南開區段、河北區段、紅橋區段、北辰區段、武清區段,以及北京市區段和通州區段進行了深入的運河文化挖掘調查,發現了眾多有價值的新線索,豐富了原有史料,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此次采訪活動通過召開座談會、走訪專家、實地考察運河古跡和搜集史料等方式,對京杭大運河北運河段沿線各區域的文化,按照既定目標著重在四個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挖掘調查。
一是尋根溯源,挖掘、探究西青區在歷史、文化、經濟、政治、民俗、風物、宗教、社會發展等方面與大運河的關系,收集本土和沿大運河各地與西青相關的文史資料,為全區開發利用大運河提供深厚的人文支撐和保障。
通過深入走訪和挖掘調查,采訪團成員有了一系列重大發現:在大運河南開區段,探尋到媽祖娘娘后代林姓人在明代永樂年間由福建移居到西青,并且每年農歷三月二十三媽祖生日前,林姓家族派代表到天后宮為媽祖娘娘拂塵、理佛袍、凈面,后來林姓第六代一女童因崇拜媽祖娘娘出家于天后宮,取法名“性寬”;在大運河紅橋區段,發現三處與霍元甲有關的遺跡,分別是呂祖堂內霍元甲練功用過的石砝碼、西沽公園梁崎紀念館內霍元甲之孫霍文亭贈送給梁崎的一張霍元甲照片、霍元甲年輕時生活過的竹竿巷內的長條石;在大運河武清區段,挖掘出西青與武清的三大歷史淵源,分別是西青部分區域歷史上隸屬武清界內、楊柳青年畫隨運河傳至武清且經此擴大銷售范圍、在弘揚武術方面的密切關系;在大運河北京市區段,采訪團成員尋訪到北海公園內楊柳青人劉紫蘅補寫的乾隆御筆的牌匾,采訪了戴氏年畫第20代傳人戴時賢,戴氏年畫是最早溯運河北上進入北京的年畫,且成為皇室貢品;在大運河北京通州區段,探尋“神童作家”劉紹棠的足跡,他曾經以大運河為背景創作了小說《瓜棚柳巷》,后改編成電影《瓜棚女杰》,在楊柳青鎮翰林院胡同完成拍攝,此外,通州區還曾是楊柳青年畫的集散地,楊柳青年畫隨運河傳至通州,且經此擴大銷售范圍。
二是觀照現實,調查運河沿岸城市是如何利用大運河發展經濟、文化,做大做強旅游產業以及推進園林城市、生態城市建設的,為西青全面建設發展提供寶貴借鑒。
在挖掘調查運河文化的同時,采訪團成員高度關注運河沿岸城市保護開發利用大運河的經驗模式,對所到區域內的運河古跡以及以大運河為主題的博物館、公園、文化帶等人文景觀進行了詳細地了解。
三是推介西青,向大運河沿線城市宣傳西青,達到互相交流取長補短,促進西青融入全國大運河整體開發利用、合作互惠共贏的大格局。
走訪過程中,每到一地,采訪團成員都會主動向當地文史專家等人員贈送西青文史資料,積極宣傳西青,通過運河文化平臺,拓寬雙方合作領域,達到雙贏的有利局面。在大運河本市南開區段,采訪團成員與南開區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同志深入探討了媽祖文化在民間的歷史與影響,并交流了天后宮與辛口鎮馮高莊村因媽祖文化而結下的歷史淵源后,雙方均表示可以今后將在開發媽祖文化方面進一步加強聯系,通力合作,共同弘揚媽祖文化。
四是文化交流,在將大運河歷史文化的精彩點介紹給西青人的同時,又擔負著運河文化交流大使的重任,將自己已經了解掌握到的信息毫不保留地交流給當地文化部門,帶動運河沿岸地區的文化信息交流,進一步促進了各地區間的合作。
在“尋根大運河”西青記者團的積極溝通和協助下,紅橋區文物保護部門獲得了該區遺失的兩個重要文物——羊祖碑和尹祖碑下落的重要線索,日前正與文物流落地——北辰區文物保護部門取得聯系,雙方在進一步接洽中。
隨著此次活動的深入開展,在社會上也引起了越來越廣泛的影響,眾多媒體競相跟蹤采訪報道,新華網、人民網、搜狐網、網易、北方網、《天津日報》、《今晚報》、天津電視臺都市頻道和天津人民廣播電臺等十余家主流媒體,對此次活動紛紛予以報道和轉載。采訪目的地的新聞媒體《北辰之聲》《武清資訊》《通州時訊》等也對此項活動進行了積極地宣傳報道。
截至目前,“尋根大運河”記者團成員正對京杭大運河北運河段挖掘搜集到的史料進行歸納整理,同時為下一階段的采訪行程做著積極的籌備。
編輯:dongjing
相關閱讀
山東12個縣(市)達到省級園林城市標準
近日,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關于對2018年省級園林城市(縣城)評價情況的通報》。 根據《山東省城市(縣城)園林綠化評價辦法》(魯建城建字〔2017〕18號)要求,我廳組織開展了2018年省級園林城市(縣城)評價工作,現【詳細】
安徽省召開園林城市創建工作推進會
8月14日,住建廳在阜陽市召開了全省園林城市(縣城、城鎮)創建工作推進會。有關市、縣(區)園林綠化行業管理負責同志參加了會議。會議邀請了中國城建設計研究院城鄉生態文明研究院院長王香春作如何推進城市園林綠化科學【詳細】
天津建濕地生態補償制度 土地每畝年補500元
為更好地保護濕地,天津將建濕地生態補償制度,生態補償范圍包括國家級和地方級濕地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緩沖區實施退耕還濕、退漁還濕工程流轉集體土地,實施生態移民,以及對濕地自然保護區實施生態補水的補償。【詳細】
天津啟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規劃
三年內打造成津郊支柱產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