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漢矢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武漢對國家意味著什么?光電子信息產業占中國市場的60%、世界市場的25%,光通信元器件占到70%;橋梁產業占據國內市場的60%,我國80%以上的橋梁用鋼是武鋼提供的……這表明,武漢的產業帶動和要素聚集功能還是比較強的。6月19日,武漢明確提出,“復興大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奮斗目標。
國家中心城市就是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在國家經濟結構和戰略布局中具有重大功能作用,并能代表本國參與國際競爭的主要城市。
近年來,武漢搶抓國家擴大內需的戰略機遇,謀劃實施了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去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已達4255億元,今年將突破5000億元。武漢推進了武鋼三冷軋和三硅鋼、80萬噸乙烯、上海通用、聯想產業園、格力工業園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去年工業投資1200億元,今年可望達到1700億元左右。今年一季度,武漢的工業投資增幅在副省級以上城市中居首位。經過連續的跨越,武漢的國內生產總值已經達到6000億元,今年將超過8000億元,明年可望近萬億元,穩居中部省會城市首位,進入副省級城市第一方陣。武漢已經形成較完備的產業體系,同時擁有大汽車、大鋼鐵、大石化和大船舶等產業,光電子信息已是世界級產業集群,光纖光纜規模國內舉足輕重,建橋、激光加工設備、工程勘察設計等一批產業已進入全國第一方陣。
這些年,武漢平均不到兩年就有一座長江大橋建成通車,天興洲3座長江大橋等一批基礎性、功能性、樞紐型項目建成,楚河漢街、國際博覽中心、辛亥革命博物館等一批標志性城市建筑投入使用,城市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今年底起,5年內,武漢每年將開通一條地鐵線。九省通衢正在向九州通衢邁進。一個以武漢為中心,輻射全國的高速客運通道和大運量的貨運網絡,以及門戶機場等正在加快形成。
武漢有條件成為全國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高地、參與全球產業創新的戰略支點、具有世界影響的國家創新中心。繼中關村之后,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被確定為我國第二個自主創新示范區。近幾年,武漢高新技術產業保持強勁發展態勢,主要指標年均增長都在25%以上,成為國家綜合性高技術產業重要基地。
編輯:xiujuan
相關閱讀
著眼“新”的特質抓好新型城鎮化建設
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以人為核心推進新型城鎮化,是實現中原崛起河南振興富民強省的必然選擇。我們要加大對新型城鎮化的理論研究力度,著眼【詳細】
天津460國際設計藝術園區將運營
460國際設計藝術園區位于解放南路,是集多種藝術形式于一體的多功能創意產業園區,園區建筑面積7000平方米,為藝術家開展藝術活動及藝術組織提供了便利條件。【詳細】
武漢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發展報告發布
武漢市發改委11月19日發布《2012-2013年武漢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發展報告》。這是全國首份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發展報告,其中透露,武漢市擬分三階段打造國家中心城市,并正在規劃編制大光谷、大車都等產業空間規劃。【詳細】
武漢發布《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發展報告》
日前,武漢市發改委正式發布《2012-2013年武漢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發展報告》。市發改委主任吳清說,武漢是全國首個發布該類報告的城市,今后將按跨度年的模式,每年編制和發布,為社會各界了解、支持和參與武漢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提供方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