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催花成本制約本地產能
“國慶、中秋會有一個銷售小高峰,但數量不是很大,針對雙節備花的企業也不多。”當記者問及華南地區蝴蝶蘭主產區廣東今年中秋、國慶期間的備貨情況時,當地生產企業的感受很一致。作為全國重要的蝴蝶蘭產區之一,廣東的重心還是在年宵,云南、甘肅、山東等地成為廣東雙節蝴蝶蘭貨源的主要來源地。
氣候限制雙節備貨 據幾家生產商預估,今年年底,廣東地區本地產成品蝴蝶蘭數量在600萬至700萬株之間,相比2013年宵的備貨量,今年中秋、國慶期間的供應量只能算是“零頭”,總量最多有幾十萬株,除了廣州陸仕花卉園藝有限公司、珠海皇達蘭花栽培工程有限公司、巨揚園藝有限公司等幾家大企業有高山催花基地外,另外幾家小戶在平地空調降溫催花,數量都不大。
受氣候限制,高山基地成為廣東為雙節催花的主選地。廣州陸仕花卉園藝有限公司業務經理李青表示,公司的高山基地海拔1200米,是廣東少有的蝴蝶蘭高海拔基地,進行蝴蝶蘭反季節生產相對可以保障質量。皇達公司的催花基地海拔在1100米左右,公司為保障蝴蝶蘭質量,通常是在高山催出花梗后,下山到空調溫室內繼續養護。這是因為高山基地大多沒有風機、水簾,自然溫度雖然能催出花梗,但對著苞不利,及時下山可以將產品品質控制得更好一些。
另有幾家蝴蝶蘭企業采用空調降溫方式催花,由于空調催花的成本較高,因此催花量都不會太大。廣東蓓森蝴蝶蘭園負責人鄒好森分析成本:“空調催花,一株一個月的空調電費成本在1元左右。核算下來,國慶前后上市的蝴蝶蘭,單株空調控溫的成本約為5元。中秋和國慶雖是蝴蝶蘭銷售的小高峰期,但與年宵相比數量不太大,所以為雙節備貨的企業并不多。”加上溫度因素,在為雙節催花的蝴蝶蘭中,高品質的產品比例不太高,產品出貨率受到影響,無形中又增加了成本,兩相權衡,廣東雖是蝴蝶蘭生產大省,但雙節期間的成品花還是不多。
外省貨源填補需求 在本地催花量不能滿足雙節市場的情況下,廣東反而成了蝴蝶蘭的輸入市場。大漢園景集團廣州大益農資貿易有限公司銷售經理馬建凌表示,日常廣東市場上的成品蝴蝶蘭來自昆明、蘭州、青州等多個區域,有些成品花還屬于“回門貨”:外省先購買廣東生產商手中的2.5寸中苗,催花養護后再銷回廣東市場;也有一部分是委托生產的產品,廣東的企業將中苗委托外省種植商生產,銷售仍是自己負責,通過中大苗的接力生產,來基本滿足日常廣東市場對蝴蝶蘭的需求。據估計,供應廣東雙節市場的蝴蝶蘭,廣東本地產的產品約占40%,其他還是依靠外省輸入。
從氣候和地理位置優勢上看,云南產蝴蝶蘭是廣東日常市場的主力軍。在廣州芳村花卉博覽園設有賣場的芊卉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由于蝴蝶蘭生產基地在云南,因此常年有貨供應上市。昆明芊卉種苗有限公司盆花處資深經理陳少兵告訴記者,公司是云南最主要的日常供應蝴蝶蘭生產企業,現在蝴蝶蘭基本能實現周年出貨,包括夏季,市場分布也輻射到全國市場,廣東是一個重要的輸出口,中秋、國慶的需求量相比春季市場少一些,但這幾年一直處于上升態勢,每年的需求增量在15%至20%之間。“市場沒有問題,關鍵在于生產技術、硬件配置和產品研發。”陳少兵說。
至于品種,中秋、國慶的市場需求比年宵要豐富一些,“桌面花”被廣泛看好。陳少兵表示,現在日常供應的品種中,中小花型的比例明顯增加。花色方面,白花、綠花、黃花的蝴蝶蘭日益受到歡迎,這是一個發展趨勢。對于傳統色調的紅色大花品種,鄒好森表示,去年在廣東市場表現不錯的‘大辣椒’,今年的供應量明顯增加,尤其是外省的‘大辣椒’增量較快。此外,廣東本地‘內山姑娘’的供應量處于上升趨勢。‘大辣椒’之后的新品種‘紅太陽1’和‘紅太陽2’明年會有較大的數量,今年則會少量面市。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廣東成立特色小鎮發展聯盟
12月13-15日,2017年廣東省特色小鎮建設工作現場會暨特色小鎮交流對洽會在中山舉行。【詳細】
廣東省將重點支持設施農業休閑農業發展
11月8日,副省長鄧海光率省府辦公廳,省農業、林業、海洋漁業、旅游等部門負責同志到省國土資源廳就認真學習宣傳、整體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及加強農業和旅游用地保障等開展調研并作工作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