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演講實錄:博物館不該是國進民退的產物
王石:尊敬的大會主席,各位嘉賓,上午好!我的發言題目是底蘊。我們看看這個草圖,這是萬科和武鋼集團合作的博物館,將在今年年底完工,今年年底開放的張之洞博物館,我在這里不談我在哈佛做了什么,我談一下萬科在武漢投資快20年,我們的一些體會,集中就博物館談一下。
這是一個表現圖,建好了將是這個樣子,我們請了一位很有意思的建筑師來設計這個博物館,他的名字叫李博斯金,可能我們國內對這位設計師并不是很熟悉,但是在國際上他的名氣不小,如果去過柏林,對博物館很有興趣,從建筑上講有柏林猶太博物館,叫大屠殺博物館,這位建筑師就是因為設計這個博物館出名,他中年的的時候因為設計猶太博物館一舉成名。我想引用一段話:“我們的世界并不知道自己需要貝多芬第五交響曲——直到我們聽到這首曲子之后,已經聽到人類的想象和創造就無法離開這天籟之音”。
接觸的建筑也是這樣。這是一個鳥瞰圖,猶太博物館,右側是一個猶太博物館的老的建筑,左側是幾何型的非常的銳角建筑物,就是他設計的。我記得參觀博物館的時候給我的感覺,我們會發現新老博物館建筑區別非常大,它有機地把兩者結合起來,利用了地下通道從老博物館進入新博物館,解決了巴洛克建筑和完全后現代建筑的關系,進入通道的時候發現走近了一條非常不確定的狀態,非常長的隧道,隧道越走越暗,走到前面會發現有幾個不同的入口,沒有標識,我選擇了一條暗的路,越走越暗,我發現前面沒有路了,什么都沒有看到,當我準備轉身的時候發現旁邊有一個人,當在黑暗的環境中,瞳孔有一個適應過程,他就告訴你,你繼續往前面走,我就看到前面有一扇門,有一個天井,光線很暗,上面是黑的,但是可以聽到上面的聲音,分辨不出這個聲音是高速公路的汽車聲,是海濤聲,還是生命的隱隱約約的聲音。實際上你走上了絕望之路,在上面兩米半的地方有一個天梯,只要你登上兩米半就可以爬上去,但是你沒有任何工具,我是親眼看到一些老參觀者當場崩潰,這就反映二戰大屠殺猶太人被送進集中營的狀態,我想這些老人是經歷過二戰的。
911世貿大廈被恐怖分子顛覆,這個圖上隱隱約約準備建的世貿中心大廈一號樓,總規劃的建筑師也是這位,它設計的創意和自由女神遙相呼應,意味著新的自由之塔不會被顛覆。
李博斯金設計的張之洞博物館,我印象很清楚,兩年前在上海世博會的澳洲館,他來演繹設計的張之洞博物館,這是他設計的草圖,他解釋道對武漢從傳統向近現代的過程當中,解釋的第一個概念就是爆裂,中國從傳統到近現代過程當中,武昌城一聲槍響,是我們的漢陽造,這是李博斯金對武漢城市傳統向近現代過程當中的第一個理解,是爆裂。也就是說像時間上一顆子彈打穿時間,從鋼鐵工業間接孕育的辛亥革命,穿越100年,這場革命從武漢始,影響到全國,一個優秀的建筑業能傳遞國際影響力。這是他從一顆子彈的爆裂演繹出來的,像長江,這個像諾亞方舟,代表著未來,這就是李博斯金對于創建創造設計的張之洞博物館的創造過程。
我們講一下為什么要建張之洞博物館。我想談談萬科和個人對武漢城市個性的認識,我們一般來講九頭鳥就是精明狡詐刁蠻。上有九頭鳥,下有湖北佬,萬科有很多湖北人,形容武漢就一個典型的說法就是油抹布,打不濕,擰不干。從2008年開始,我們在中南地區多個大中城市,進一步加快。2008年冰災,南方多個大中城市陷入癱瘓,當時我也很擔心,萬科在全國50個城市投入房地產,當時牽扯到兩個比較重要的城市,長沙和武漢,顯然對于長沙和武漢,對于這場冰災的反應,差別讓我差異。
編輯:dongjing
相關閱讀
【必看】萬科景觀設計的 [八大邏輯]下
作為空間藝術,園林景觀也需要營造像薩伏依別墅一樣人性化隨時間演進的空間秩序。其實就是建筑的空間秩序。【詳細】
萬科景觀標準鋪裝類圖譜
鋪裝圖案的大小對外部空間能產生一定的影響,形體較大、較開展則會使空間產生一種寬敞的尺度感,而較小、緊縮的形狀,則使空間具有壓縮感和私密感。【詳細】
2016園冶杯專業獎參賽項目:西安萬科城市之光示范區
中國風景園林網訊 “園冶杯”專業獎競賽是針對園林行業全產業鏈的大型評選活動,自推出幾年來,深受園林工程、設計機構、開發商等高度認可和好評,活動影響力已逐步擴大至國際范圍。【詳細】
低維護生態園區:萬科研究中心
快速城市化發展及相關利益驅動致使中國的環境現狀令人擔憂。該項目是景觀設計的一次開拓性嘗試,它實現了在充分尊重項目場地原有生態環境的基礎上進行景觀設計,同時也實現了場地的極低維護需求。此外,設計師們還將各種生態技術巧妙地嵌入到藝術化景觀美景的營造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