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規劃組團建綠色建筑
截至去年年底,天津市已擁有綠色建筑400萬平方米,占全國綠色建筑總量的10%,這是市建交委負責人在出席昨日《天津市建筑節約能源條例》宣貫會上透露的。天津市已于兩年前在全國率先建立了綠色建筑標準體系,目前全面進入推進建筑節能向綠色建筑轉型階段。
“綠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天津市規定,凡新建國家機關辦公建筑、2萬平方米及以上大型公共建筑、10萬平方米及以上新建居住小區、新建城鎮等民用建筑必須率先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對未按綠色建筑施工圖設計文件施工的,責令限期改正。
今年天津市將推進以中新生態城、翠屏新城、團泊新城和解放南路區域為核心的“三城一區”綠色建筑發展,凡新建建筑必須以綠色建筑標準建設,預計年內計劃開工綠色建筑400萬平方米,促進生態城市建設。目前中新生態城綠色建筑標準與國家“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相比,相關評價指標要求更高,中新生態城所有綠色建筑都須達到我國《綠色建筑評價標準》最高級三星級,開工建筑全部都是綠色建筑。
據了解,天津市將大力推廣綠色建筑發展,制定綠色建筑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制定綠色建筑獎勵政策和激勵措施,爭取國家獎勵和補助資金。完善綠色建筑標準體系和技術措施,逐步向強制性標準過渡,為天津市發展綠色建筑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此外,還將加強綠色建筑的建設監管,實行綠色建筑設計階段評價標志,加強綠色建筑施工和監理,推行綠色建筑竣工驗收階段專項評價。
編輯:dongjing
相關閱讀
遼寧省將在2020年達到城鎮一半綠色建筑覆蓋
在沈陽建筑大學內有一座神奇的建筑【詳細】
天津建濕地生態補償制度 土地每畝年補500元
為更好地保護濕地,天津將建濕地生態補償制度,生態補償范圍包括國家級和地方級濕地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緩沖區實施退耕還濕、退漁還濕工程流轉集體土地,實施生態移民,以及對濕地自然保護區實施生態補水的補償。【詳細】
天津啟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規劃
三年內打造成津郊支柱產業【詳細】
天津市農委召開鄉村振興戰略研討會
日前,天津市農委主持召開鄉村振興戰略研討會,來自中國農科院、天津社科院、天津工業大學、天津農科院、天津農學院、天津市委黨校等單位的專家,圍繞著十九大報告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這一新時代對三農工作的新部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