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生態城市建設幾個突出問題的思考
諾貝爾經濟獎得主美國經濟學家斯蒂格列茨曾經預言,21世紀對世界影響大的有兩件事,一是美國高科技產業,二是中國的城市化。這說明中國的城市化是一件有世界影響的大事。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中國這只巨輪已經駛入了城市化的快車道,城市化率從1978年17.4%增長到2009年的46.6%,有6.2億人口常年生活在城鎮。未來10到20年,我國城鎮人口都會以每年約1個百分點的速度增加。這是我國工業化和現代化建設的必然結果。工業化創造了供給,城市化創造了需求。同時的城市健康發展也必將進一步推進我國工業化和現代化的進程。為此,我們不但要關心中國城市化的速度,更應關心城市化的質量。
中國在快速城市化過程中,正面臨越來越突出的“城市病”困擾。上個世紀末以來,城市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成為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嚴峻挑戰。許多城市政府開始了重建城市與自然平衡的艱辛探索和實踐。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已有一百多個不同類型的城市提出了建設生態城市的目標,這是一種十分可喜的現象。
生態城市是在生態學原理和可持續發展理論支撐下,在城市所處區域自然環境綜合約束下的城市發展模式,是一個環境清潔良好、經濟持續發展、人民健康富裕、社會和諧進步的、開放的、復合的人工生態系統。這個復雜的大系統有幾個突出的特點:一是和諧,人與自然和諧,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二是高效,資源能源高效循環利用,經濟效益好,基礎設施健全、效率高;三是可持續,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和生物多樣性的維護,對城市及周邊的環境資源不采取掠奪式開發,公平地滿足當代人和后代人生存發展的需要;四是協調,城市內部結構和功能的協調,與周邊農村發展的協調,包括人口規模和土地面積適應,作為生態系統新陳代謝的各項功能協調等。從概念上來講,建設這樣的生態城是我們的終極目標。重要的是,通過向這個目標的不斷努力,來實現我們城市的綠色發展,為人民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當前我國建設生態城市的積極性很高,應予以鼓勵和支持,但是要防止兩種傾向:一是好高騖遠,缺乏腳踏實地的精神。城市發展中許多應該解決又能夠解決的環境問題放著不管,去奢談什么如何使城市生態化;甚至有些領導的思想中只是要生態城市這塊牌子裝裝門面,并沒有真心打算去實施。二是套用相似的戰略和政策措施,單一化和簡單化。我國城市情況千差萬別,人口規模、文化傳統、經濟基礎、自然條件以及地理位置各不相同。生態城市建設一定要適應本地的特點,因地制宜開展,切忌一刀切。
當前生態城市建設中的突出問題主要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城市的功能定位問題
“生態城市”首先是城市,這就有個功能定位問題。城市定位就像是一個城市的靈魂,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城市發展的方向和成敗。一個城市的定位要優先考慮四個方面的因素:首先是自然條件,包括城市所在地區的自然環境及自然資源狀況;其次是城市所處的區域位置,比如是省會城市還是一個區域的中心城市,或是位于重要的交通樞紐地等;再者是城市的歷史及文化傳承,這一點從現代城市發展看顯得越來越重要;第四就是城市的產業結構和基礎,這是城市發展的經濟條件。這些對城市定位至關重要的因素,即有城市內部的,又有城市外部可能對城市發展有重大影響的,必須統籌加以考慮。只有正確的把握市情,才能揚長避短、科學地給城市定位。城市定位有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定位。這里指的是帶有基本性質的、城市功能的定位,他決定了將來城市發展的方向和目標。
城市功能定位要抓住特色,發揮自身優勢,切忌大而空、華而不實。前些年有報道稱全國有100多個城市都提出定位為“國際現代化大都市”。我想其中必有許多是不切實際的。作為要建設生態城市的城市功能定位,要特別注重城市自然條件的約束。城市的功能定位需要有穩定性,但又應該隨著城市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認識水平的提高,不斷豐富其內涵,擴寬其領域。
二、關于城市規劃問題
城市規劃決定城市未來的發展和布局,是城市發展的藍圖和城市建設管理的依據,是城市各項工作的龍頭。生態城市建設亦應從抓城市規劃入手。當前城市規劃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一是規劃的科學性問題,即如何用科學發展觀來指導規劃,體現以人為本、人與自然和諧以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等重要指導思想,同時要解決規劃的預見性問題;二是規劃的權威性問題,即保持規劃的穩定性,依法定的程序編制和修改,而不是一任領導一套規劃;三是規劃執行力問題,由于受長官意志和各方面因素干擾,部門配合不到位,規劃得不到有效實施。
生態城市建設規劃的編制,需要有一套體現生態城市特點的指標體系。目前國內編制生態城市規劃,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老城市改造,創建生態城需要制定規劃,這是大多數;另一種是新建的城市或一個老城的新區,比如天津濱海新區生態城等編制規劃。后一種比較好處理,可用先進的生態城市規劃理念來指導規劃的編制。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一要有高新技術的產業支撐,沒有產業支撐難以成為一座有活力的城市。但生態城不能再搞可能產生污染的、落后的工業,需要有對資源環境消耗小、高附加值的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來支撐。二是注意城鄉統籌,規劃要考慮周邊農村、農業的發展和必要的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以避免造成新的巨大的城鄉差異。三是要有適宜的清潔技術作依托,使規劃提出的目標得以實現。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中國城市化質量評估報告》出爐
記者從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獲悉,由該研究委員會和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地方品質在城市規劃發展中至關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