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址公園建設高潮興起的反思
當下中國各地紛紛興建考古遺址公園。媒體報道稱,遺址公園的“樣板”大明宮遭遇盈利困局,這也是諸多同類單位將面臨的問題。有觀點認為,文物部門在做好保護的前提下,應該鼓勵企業介入經營開發。而與此同時,也存在著不同的聲音。遺址公園的建設,能做一些開發旅游固然更好。如果有困難,還是不要強求,“不要為旅游而開發”。
近年來,在國家倡導“大遺址保護”的背景下,建設考古遺址公園被視為一劑“良方”。今年文化遺產日前夕,長沙銅官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開園儀式舉行。這是湖南省繼里耶古城考古遺址公園后的第二家國家級考古遺址公園。該項目2009年正式啟動開發建設,目前已投資2.8億元完成了核心保護區及考古遺址公園一期建設。
這只是中國各地紛紛興建考古遺址公園的一個縮影。動輒上億、占地面積廣闊的遺址保護公園項目,正在全國多個省市如火如荼建設中。然而,隨著建設較早的遺址公園陸續投入運營,一些問題也相應產生。在確保遺址保護的前提下,是否需要開展商業經營活動?保護與開發的關系如何權衡?這成為橫亙在遺址公園管理方面前的一道難題。本網記者日前就此采訪了多位遺址公園負責人以及相關領域專家,以期理清這一問題的關鍵脈絡。
文物部門推動遺址公園建設
據報道,對于普通人來說仍顯陌生的“遺址公園”這一概念正式進入中國文化遺產保護領域,始于2000年國家文物局批復的《圓明園遺址公園規劃》。此后,又相繼批準了秦始皇陵遺址公園和大明宮遺址公園的建設。
按照《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管理辦法(試行)》的說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是指以重要考古遺址及其背景環境為主體,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在考古遺址保護和展示方面具有全國性示范意義的特定公共空間。
“考古遺址公園是中國大遺址保護實踐與國際文化遺產保護理念相結合的產物”,上面這段話出自2009年“大遺址保護良渚論壇”上所達成的《良渚共識》。媒體更將考古遺址公園評價為“能夠有效緩解文化遺產保護與城市化進程之間的矛盾,是中國現階段保護大遺址的良方”。
故宮博物院院長、原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是建設考古遺址公園的積極推動者。在他看來,“通過建設考古遺址公園,可以有效抵御城市建設對遺址的蠶食,科學保護、凈化、美化遺址環境,最終實現遺址資源全民共享、傳承后人的目標。”
“鼓勵對工業遺產、文化景觀、考古遺址公園進行綜合開發利用”,日前被正式列入《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在這種背景下,全國各地紛紛興建考古遺址公園。
“樣板”大明宮遭遇盈利困局 遺址公園何去何從
西安大明宮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可以說是見諸報端最多的一座遺址公園。歷史上的大明宮建于唐貞觀八年,城墻周長7 .6公里,面積約3 .2平方公里,是北京故宮的四倍大,是唐代也是世界歷史上最宏偉的宮殿建筑群之一。
2007年,西安市決定實施大明宮遺址區保護改造項目。2010年10月,占地3 .5平方公里的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建成開放,總投資達120億元。在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中,水泥路面、寬闊的草坪與土黃色的復原宮門相交織,其中標志性的御道廣場南北長達600米,東西寬達400米。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來二連恐龍遺址公園一起研究古生物吧!
4A級旅游景區,位于二連浩特市區東北9公里處的額仁諾爾鹽池一帶,是內蒙古最早載入國際古生物史冊的恐龍化石產地,園內陸續發現盤足龍、鴨嘴龍、似鳥龍、甲龍、角龍化石十余種,發現恐龍蛋化石在世界上尚屬首次,證實了恐【詳細】
重慶銅鑼山國家礦山遺址公園 “桃心”水坑
位于重慶渝北區石船鎮內的銅鑼山國家礦山遺址公園,是當地政府將上世紀70年代采石留下的礦坑、懸崖絕壁打造而成的。【詳細】
鄭州:以生態綠化方式讓古遺“活”起來
鄭州市生態保遺工作推進會在新鄭召開。鄭州市委常委、統戰部長、市生態建設領導小組副組長楊福平出席會議。鄭州市財政局、文物局、各縣市區、管委會生態保遺工程等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會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