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市長朱克江:要建設全國最佳宜居城市
2012-06-27 16:44:16 來源:人民網 瀏覽次數:
鏈接
中國宜居城市
“宜居城市”是當今世界城市發展的潮流與方向,是城市建設的最高境界,代表了新的城市理想,符合中央的“科學發展觀”和“和諧社會”理念。2005年1月國務院文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后,迄今全國已有200多個城市把“宜居城市”確定為發展目標。
2007年以來,至2012年6月,中國城市國際協會(CCIA)以權威專家研究報告為基礎,評出“中國宜居城市榜”上榜城市5個:廣東省清遠市(2007年)、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2008年)、上海市青浦區朱家角鎮(2009年)、江西省宜春市(2010年)、浙江省臨海市(2011年)。
2012年起,“中國宜居城市榜”上榜城市,專家每年巡查一次、三年復審一次,如果城市政府不注重保護生態環境、不致力于改善民生,城市宜居性破壞較為嚴重,中國城市國際協會將收回或封存牌匾,停止繼續推介。
《宜居城市科學評價指標體系》包括社會文明度、經濟富裕度、環境優美度、資源承載度、生活便宜度、公共安全度等六個方面,83個評價指標,宜居性80以上的城市為“宜居城市”,宜居性小于80大于60的城市為“較宜居城市”,宜居性低于60的城市為“宜居預警城市”。環境優美度、生活便宜度是城市是否宜居的關鍵性因素。宜居城市應該提供各種高質量的服務并且使得這些服務能被廣大市民方便地享受。“染指”以下任何一項,宜居性再高也將無緣宜居城市:社會矛盾突出,刑事案件發案率明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基尼系數大于0.6導致社會貧富兩極嚴重分化;近3年曾被國家環保總局公布為年度“十大污染城市”;區域淡水資源嚴重缺乏或生態環境嚴重惡化。
新一屆政府主要預期目標:
◇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以上◇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年均增長12%◇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4%◇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在2010年基礎上實現倍增◇單位GDP能耗五年下降20%◇城鄉基本社會保險全覆蓋◇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達到世界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市十五屆人大一次會議收到建議20件、議案2件
市人大代表積極參政議政,為無錫發展建言獻策。到26日下午5點,十五屆人大一次會議提案組共計收到各類建議20件,代表10人以上聯名提出的議案2件。兩件議案分別由南長區代表團吳惠明等22人提出的關于制定無錫市促進實體經濟產業升級發展條例的議案、濱湖區代表團顧海峰等10人提出的關于加快楊胡路、劉閭路、錢胡路“三路”改擴建工程建設的議案。
吳惠明等代表認為,實體經濟蓬勃興起以及“異軍突起”的鄉鎮企業曾創造了蘇南模式,使無錫的經濟發展在全省、全國取得了領先位置,并保持了中心城市地位。目前以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為主體的無錫實體經濟,受到多種因素影響,轉型升級也面臨諸多巨大的壓力,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所享受到的扶持政策力度不夠?,F在,為促進和發展實體經濟和中小企業,上海、蘇州、常州等地均出臺了政策。
楊胡路、劉閭路和錢胡路是錫西地區交通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無錫經濟開發區的主要交通運輸通道。“三路”改擴建工程全長約22公里,總投資約8.7億元。該項目計劃于2010年下半年啟動建設,在2011年5月1日前建成。項目的各項開工前期手續也早已全部完成,施工隊于2011年9月份進場搭建工棚,但至今未開工建設?,F群眾反映強烈,要求政府把惠民實事做好做實做到位,還百姓一個良好的安全道路出入環境。代表顧海峰等建議相關職能部門盡快啟動“楊胡路、劉閭路、錢胡路”改擴建工程建設。
編輯:dongjing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按照“古風古韻 生態生活”的設計原則,淡化商業、娛樂功能,力求“水清、樹綠、景美、生態優”,回歸園林藝術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遙津”【詳細】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本屆園博會主題為“千里通波、大美運河”,園博園占地面積196.7公頃,規劃建設有“一帶三區”,即:運河風光帶,城市展園區、專類植物展園區、綜合服務區,建成13個城市展園和滄州坊商業街羅列其中【詳細】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打造全球首發中心、首發首秀首展紛至沓來、科幻企業云集……現如今的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吸引科技、科幻、體育、文化、商業等產業集聚。記者近日獲悉,一季度首鋼園舉辦各類活動會展78場【詳細】
北京:數字技術立體化展現壯美中軸線
一條中軸線,撐起古都脊梁,串起一路風景。然而,在實地探訪時,無論站在哪一個點位都無法一覽全局。實景三維系統彌補了這一遺憾,讓人們可以全方位領略中軸線的獨特神韻。記者近日獲悉,借助數字技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