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苗木轉型中的陣痛 苗鄉(xiāng)萬里行
6月上旬的菏澤,正是麥收時節(jié)。田里干活的農戶,很多以前都種植苗木,現在他們大部分又轉回去侍弄幾乎沒有風險的莊稼了。堅持下來的大小“苗販子”不得不自建苗圃,卻由此帶動了菏澤苗木種植方式的轉變。
大戶占主導 菏澤是山東一個重要的苗木產區(qū),2006年前后種植面積曾一度達到十幾萬畝,經營種植大戶多數集中在牡丹區(qū)。6月9日,記者跟隨牡丹苗木協(xié)會的幾位“大將”驅車參觀了一天。一路上,見到的都是零零散散的苗圃和東一塊西一塊農戶尚未處理掉的苗子,只是在“馬路市場”———李集北環(huán)路的兩旁才看到集中連片的苗木。
菏澤安泰恒林業(yè)有限公司的苗圃墻外有條水溝,溝邊滿是大大小小的樹坑。“溝邊這些樹,就賣了幾十萬。”菏澤市牡丹花木中心總經理李洪勇說,今年價格到頂峰了,地徑4厘米的西府海棠價格賣到40元以上,而且賣苗時基本不賒欠。但即使這幾年身邊很多人靠苗木發(fā)了財,老百姓還是不敢種,“確實怕了,再說現在種糧食也不賴。”據李洪勇估計,目前菏澤苗木種植面積較高峰時下降了一半,當年一個村都種苗木的盛況難以再現了。
因為當地貨源減少,買不到苗,從3年前開始,像李洪勇這樣大的經營戶,還有為他們供貨的“小苗販子”,開始逐步擴大自建苗圃面積。這些苗圃大的有三五百畝,小的幾十畝,菏澤苗木種植比例也由以前的農戶為主轉為大戶占大頭。
與農戶密密麻麻、只看數量的苗木種植方式不同,大戶們了解應用市場的變化,將質量放在首位。菏澤市長海牡丹花木公司總經理周長海主攻北京市場,公司苗圃里種的白蠟,株行距很大,養(yǎng)了3年以上的冠。“北京市場要大量一級苗,價格好說。”周長海說。菏澤七彩花木園藝場主栽北美海棠、五角楓和玉蘭,苗木都經過精心修剪,定干高一致,株行距統(tǒng)一。七彩園藝場場長成繼敏說,菏澤做喬木的種植戶幾乎都是二級育苗,將收購來的苗子進行規(guī)范化種植,養(yǎng)幾年冠后賣出,品種主要是國槐、白蠟、北欒等鄉(xiāng)土樹種。
相比喬木,菏澤花灌木面積更大,主栽的有紫葉李、紫葉矮櫻、海棠、碧桃、紫薇、榆葉梅等。李洪勇與菏澤市綠美苗業(yè)3年前共同租了一片地,他種西府海棠,綠美種紫葉李,長勢健壯。李洪勇說,他們是在抓苗木短缺的市場機會,這100畝地,是抽稀后賣出,賣差的留好的,“已經賣了二三十萬了,剩下的苗子還能值個200來萬。”
因為抗風險能力較強,大戶們的心態(tài)更平和。阡陌園藝總經理馬安華說,今年地被植物行情不好,但越是不好他越要堅持下去,“行情是好壞輪流轉的,誰能撐下去誰就能獲得更大的收益。”雖然預見到今后幾年苗木整體行情會轉冷,安泰恒公司總經理孫合反而認為這是一個促使菏澤苗木邁向規(guī)范化的機會。
煩惱有不少 大戶們的煩惱也不少,首當其沖的是土地問題。菏澤算山東經濟比較落后的地區(qū),但這里的土地租金并不便宜,苗圃地每畝年租金一般都在1000元以上,位置好的地方,像李集北環(huán)路兩旁的土地,高達3000元。
更頭痛的是租不到成片的地。李洪勇的3個苗圃都不到100畝,分布在3個不同的地方,相距十幾里路,每個苗圃都要雇人照看。因為租地難,一些人不得不把苗圃建到外地,周長海就把新基地設在安徽。建專業(yè)的苗木市場呼吁了好幾年,也因為土地問題難以實現。
苗木經營者多是農民出身,文化水平不高,隨著業(yè)務逐漸做大,在稅務、電腦使用等方面很多人感到力不從心。更為現實的是種植技術問題,在參觀中,記者發(fā)現有些苗圃出現一片一片的黃化病,顯然是防治不及時造成的。因為麥收找不到足夠的人工,一些苗圃里出現了草荒,種植者急切地想知道有沒有合適的除草劑,該怎么使用。
今年,菏澤育了不少北美海棠、白蠟等小苗,嫁接工人很多是從外地請的。嫁接方式有劈接的,有粘皮接的。到底哪種方式更合適,種植者莫衷一是。在一家苗圃同一塊地里,嫁接了好幾種北美海棠,到底是什么品種,管理人員也分不清楚。在喬木的定干高度上,也是各家有各家的標準。成繼敏說,現在工程上用的法桐定干高多要求在4米以上,菏澤苗圃還有不少定干高在2.8米和3米的法桐,這些產品培養(yǎng)兩三年后,很可能沒有市場。種植戶需要對此引起高度的重視。
6月10日,牡丹苗木協(xié)會召開了成立一周年研討會,會員們對今春行情進行了總結,也提出了土地、技術等方面的問題。協(xié)會會長孫文起說,苗木生產轉型是個艱難的過程,成立協(xié)會就是為了分享信息、技術,抱團發(fā)展,共同提高。現在,協(xié)會正在與政府積極協(xié)調,政府已初步同意幫助他們解決1800畝基地。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花卉界兩項成果獲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1月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北京揭曉。花卉領域兩項成果獲獎,分別為南京農業(yè)大學菊花課題組負責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南京農業(yè)大學園藝學院教授陳發(fā)棣主持完成的【詳細】
北京盆花淡季來襲行情持續(xù)走低
7月以來,天氣炎熱,北京盆花市場迎來淡季,整體銷量下滑,走貨緩慢。紅掌價格與上月相比無較大變化;蝴蝶蘭主要為租擺拿貨,價格與上月持平;鳳梨品質高的走貨量大;綠植、小盆花等走貨量下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