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 年內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超93%
“天津變樣了!”
這是每一個來到天津的人,第一時間的感受。
“天津更美了!”
這是天津人近幾年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清新靚麗的城市風貌,大氣洋氣的城市風格,天津正彰顯著獨特的魅力,天津的城市環境整體變化,提升了生活在這個城市的人們的幸福感。因為城市總體環境質量的提升,也促進了人們的公德意識。同時,人們對于城市管理和市容園林的新建設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本報在近期專訪天津市市容園林委員會主任李福海。李主任介紹:天津堅持以加快建設獨具特色的國際性、現代化宜居城市為目標,以鞏固發展900天奮戰成果為中心,加快實現從“治臟、治亂、治差”向“做細、做優、做靚”轉型,做到人性化服務,網格化管理,智能化應用,精細化管理,強化環境要素提升,強化社區功能完善,強化城鄉環境美化,強化國家園林城市、衛生城市、生態城市建設,以更加清新靚麗的城市環境繼續助推天津人的幸福生活。
環境:得到全方位提升
■閱讀核心
維修維護友誼路等63條主干道路整體環境,維護補充海河沿線等50公里夜景燈光設施。對300個社區實施環境提升,新建提升綠地1700萬平方米。
據李福海主任介紹,今年本市提升了重點道路區域環境。維修維護了友誼路等63條主干道路整體環境,對開裂的960處檐口進行了修補,對銹蝕的7.6萬個空調機罩進行了油飾更換,對470棟墻體色彩變舊的重新刷新;對103萬平方米出現缺損的園林綠化進行了補植,對長勢不好、高矮不一的道路行道樹進行了更換,對褪色和損壞的14.7萬延米白色圍欄進行了更新;對損壞的290個馬路家具更新調換;對海河沿線等50公里夜景燈光設施進行了維護補充,清洗油飾銹蝕的路燈設施。
完善了新建項目周邊環境。對竣工的建設項目周邊區域進行了整治,高標準完成了文化中心周邊區域綜合整治。綜合整治了成林道、南馬路兩條道路,整治了地鐵33處出站口周邊環境,規范建設工地400處。清整了機場、車站、碼頭、星級酒店等重點地區環境,形成繁榮繁華的城市窗口。對京津城際鐵路武清至天津站兩側35公里實施了高標準提升;對天津、武清兩個站區周邊環境進行了完善;對天津站至外環線兩側進行了綠化和環境綜合治理。共新建提升綠化41萬平方米,植樹7萬株,整修樓房廠房930棟,實現沿途生態大綠、站區典雅精致、建筑簡約現代、色彩和諧靚麗。
提升了居民社區環境。對300個社區實施環境提升,完善垃圾收納設施,充實社區綠化,落實社區環境管理責任;改造里巷道路27片17.5萬平方米,全部實現硬鋪裝;建設社區老年日間照料服務中心100個,中心城區老年人助餐服務社區覆蓋率達到75%,推進社區文化娛樂、體育健身設施建設,打造一批文明和諧社區。增建了一批環衛設施。堅持一流標準,科學合理布局,新建改造公廁48座、垃圾轉運站和環衛班點14處,進一步解決群眾如廁難、垃圾收運難的問題。
拓展了城市綠色空間。推進了社區和街頭公園綠地建設,多渠道拓展城市綠化空間,新建提升綠地1700萬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3%,新建提升主要道路20處綠化節點,形成特色突出、層次豐富的綠化體系。
推進區縣環境改善。涉農區縣推進建成區主要街道和社區整治,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區環境。共整治道路234條,新建提升綠化900萬平方米,整治社區176個。加強了村鎮綜合整治,整修鄉村公路,清除衛生死角,治理污水坑塘,建設文明生態鄉村。
管理:組織制訂市容市貌標準
■閱讀核心
形成城市管理長效機制,完善城市管理考評體系,建立屬地管理目標責任制,層層簽訂城市管理目標責任書和承諾書,以區域城市管理為對象,按照考評制度科學化、內容法制化、程序規范化、結果透明化的要求,實施靈敏、高效、全時段、全方位的考核。
李主任介紹:本市要著力完善城市管理長效機制。堅持“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網絡”的管理體制,強化屬地管理責任,建立定期聯席會議制度,協調解決好城郊接合部等跨區域、跨部門管理問題,評估城市管理效能。
加強城市管理標準化建設。制訂實施養護、維修、保潔、資源循環利用等相關行業管理規范、服務標準、采購辦法、定額標準、準入退出機制。組織制訂市容市貌標準,綠化和街道整修施工管理、戶外廣告和公用設施設備配置等標準,為城市管理各項工作的開展、評價和監督提供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撐。
提升網格化管理水平。推進數字化管控,完善16個區縣和9個管理部門數字化城管平臺。按照全員定責、全程管控的要求,落實網格化管理。對1247個萬米單元網格全部落實衛生保潔員、設施管理員、綜合執法員、巡查督導員、考核監督員,實現管理責任無縫隙,管理區域全覆蓋。
提升城市管理執法水平。堅持依法嚴管,落實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上限處理毀綠占綠行為,拆除違法設置的戶外廣告和私改牌匾,及時清除非法攤販聚集點。堅持全員上路,加大日查夜巡密度,重點區域實行崗勤制。推行區域差別化執法管理模式。
保潔:提升生活垃圾處置水平
■閱讀核心
全市道路機掃率達60%,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提高到93%以上,重點對600個行政村進行環境衛生整治。
本市要不斷提升城市衛生清潔水平。提升基礎設施清洗機械化作業能力,全市道路機掃率達60%。完善應急保障指揮體系,建立應急保障隊伍,切實增強應對災害氣候、突發事件的能力。提升生活垃圾處置水平。大力推進生活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積極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資源化回收利用,合理布局建設再生資源回收網點,推進中心城區定時、定點物流式回收,減少對環境的二次污染。積極推動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規劃落地,挖掘生活垃圾現有填埋場的潛力,加快綜合處理廠、餐廚垃圾處理廠建設,年內新增日處理能力1800噸,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提高到93%以上。年內爭取西青區申報創建國家衛生區,確保塘沽、大港和河西區鞏固國家衛生區成果通過復審。繼續開展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重點對600個行政村進行環境衛生整治。深入開展病媒生物防治工作,使我市病媒生物密度達到國家制定的控制標準。
政策:鼓勵民營資本參與城市管理
■閱讀核心
堅持政府主導、行業引導、市場運作相結合,加快城市市容環衛、園林綠化、市政設施養護等公用行業專業化、規范化、規模化步伐,積極推進市場化建設,引進多元投資機制和競爭經營機制。
李福海主任特別強調,本市鼓勵民營資本、境外資本參與城市管理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和運營,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投資效益。本市還要提升城市管理志愿者品牌。以城管義務監督員、環衛義務監督員、園林綠化義務監督員、設施管理義務監督員等為主體,按照講規模、重質量的原則,加快城管志愿者組織體系建設,實現城管志愿者管理網絡化和活動制度化。
編輯:dongjing
相關閱讀
山東12個縣(市)達到省級園林城市標準
近日,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關于對2018年省級園林城市(縣城)評價情況的通報》。 根據《山東省城市(縣城)園林綠化評價辦法》(魯建城建字〔2017〕18號)要求,我廳組織開展了2018年省級園林城市(縣城)評價工作,現【詳細】
安徽省召開園林城市創建工作推進會
8月14日,住建廳在阜陽市召開了全省園林城市(縣城、城鎮)創建工作推進會。有關市、縣(區)園林綠化行業管理負責同志參加了會議。會議邀請了中國城建設計研究院城鄉生態文明研究院院長王香春作如何推進城市園林綠化科學【詳細】
天津建濕地生態補償制度 土地每畝年補500元
為更好地保護濕地,天津將建濕地生態補償制度,生態補償范圍包括國家級和地方級濕地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緩沖區實施退耕還濕、退漁還濕工程流轉集體土地,實施生態移民,以及對濕地自然保護區實施生態補水的補償。【詳細】
天津啟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規劃
三年內打造成津郊支柱產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