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湖北荊州腰身漸壯膽氣豪
2011年11月26日下午,省委、省政府在荊州市召開現場會,動員部署“壯腰工程”、加快荊州振興。省委書記李鴻忠,省委副書記、省長王國生出席會議并在講話中強調,要堅定信心、提振精神、齊心協力、共同奮斗,努力把荊州打造成為湖北長江經濟帶的“鋼腰”,為湖北科學發展、跨越式發展,構建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提供有力支撐。
今年以來,660多萬荊州兒女以豪邁的氣魄,搶抓機遇,奮力拼搏,大膽開拓,加快發展,為打造未來“鋼腰”打開了嶄新局面。
工業交通興城強縣文化
五大舉措造鋼腰
突出大開放,加快工業壯腰
壯腰工程的核心和關鍵是“壯工業”。荊州以大開發建設新園區,以大招商引進新項目,以大龍頭帶動新產業,以大創新實現新突破。在園區建設上,以荊州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為龍頭,按照千億園區目標,推進開發區“二次創業”。荊州采取托管的方式,將開發區從68平方公里拓展到209平方公里,松滋臨港工業園、江陵沿江產業園、石首工業園和洪湖新灘工業園建設已全面鋪開。在招商引資上,全市派出135個招商小分隊、400多人,進駐珠三角、長三角和環渤海大中城市駐點招商,收集招商信息2000多條,簽約項目30多個,達成協議投資100多億元。一季度,全市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116億元,同比增長57%;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45個,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8個。在投資環境上,行政審批環節由67個減少到23個,審批資料由226份減少到91份,從注冊到開工時限由156天壓縮到60天以內,工業項目基本做到了“零收費、零障礙、零容忍”,全市經濟發展環境和對外形象發生了明顯變化。
突出大建設,加快交通壯腰
荊州把交通作為“壯腰工程”的血脈,完善快速路網,加快鐵路建設,打造億噸大港,新建過江通道,構建長江中游重要綜合交通運輸樞紐。今年來,全市交通重點項目布點多、啟動早。在開工重點項目中,江南高速公路累計完成投資15億元,引江濟漢通航工程進展順利,港航建設完成投資1300萬元,其中朱家灣綜合碼頭已投入使用;洪監高速已正式進入施工階段。在擬開工重點項目中,江北高速公路、荊州至松滋一級公路、郢城綜合客運樞紐站即將開工建設。在規劃重點項目中,潛石高速公路、洪湖至赤壁一級公路、荊岳綜合物流園等項目正在抓緊籌備。
突出大變化,加快興城壯腰
按照建成區面積2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0萬人的規模,做大做強中心城區,加快縣市城區擴容提質,打造荊江現代城市群,提升發展的承載力。
堅持規劃引領,打造精品工程,推進管理創新,發展城市經濟,建設長江中游區域性中心城市。在去年成功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和省級文明城市的基礎上,積極開展新一輪“四城同創”活動,開發新城,改造舊城,走出一條符合荊州實際的城市發展道路。目前,荊州主城區15個城市建設重點項目相繼啟動,沙北新區、荊北新區建設加快拓展,縣市城區與小城鎮建設縱深推進。
突出大支撐,加快強縣壯腰
荊州市堅持“三化同步”,推動工業向園區集中、人口向城鎮集中、居住向社區集中,積極推進華中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努力打造一批百億加工企業、百億加工園區、百億加工大縣,形成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良性互動的發展格局。
堅持把壯大縣域經濟作為振興荊州的重要突破口,全力推進縣域經濟爭先進位。
堅持簡政放權,荊州市政府研究制定下放市級行政審批事權的意見,有200多項行政審批權下放,各相關部門按照文件精神,下放徹底,下放到位,成為落實擴權強縣政策最實際、最管用的舉措。
堅持加快建設農業強市步伐,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堅持每月到縣市區召開投資調度會,通過對照先進找差距,定路徑、比速度、加任務、轉作風、促跨越,營造搶前爭先、力爭上游的氛圍。
突出大發展,加快文化壯腰
突破性發展文化旅游產業,推動文化資源大市向文化強市轉變。荊州把文化作為壯腰工程的特色與靈魂,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全面繁榮文化事業,激發文化創新活力。今年來,荊州按照建設文化強市的目標,專題召開文化壯腰座談會,研究出臺了文化壯腰的思路、目標與措施,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培育文化市場主體,加大文化招商力度,依靠市場力量推動文化發展,壯大文化產業,加快文化旅游產業融合。對壟上行生態文化產業園、有線電視寬帶互動新業務項目、荊風楚韻戲博園、荊楚非物資文化遺產傳承展示及文化創意園、華中(荊州)數字出版產業城、熊家冢遺址博物館、楚故都紀南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八嶺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中國楚文化博物館、關公文化園、仙都景區和楚天鳳凰城項目等中心城區12大文化產業項目推進情況進行了專題研究。同時,在省政協的領導下,積極籌辦中國荊州國際關公文化學高峰論壇暨湖北壯腰工程招商大會,打造關公文化學品牌。目前,大遺址保護區建設穩步推進,熊家冢遺址博物館已于今年“五一”期間試運行。
主要指標增速超越全省
荊州經濟逆市上揚
截至目前,荊州市政府已與發改、財政、交通、水利、住建、旅游、科技、教育、民政、國土、環保等60多個省直部門以及金融單位、國企、高校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僅省國資委一家就將組織長江投、交投、鄂西圈投等省級投融資平臺,在荊州實施12個重大投資項目,總投資將達到485億元。各金融機構也與荊州市316家企業簽約授信,授信總額達到239億元。“壯腰工程”為荊州振興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為荊州加快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充分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從戰略層面重視荊州、支持荊州的遠見卓識和深厚情懷。
今年來,荊州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穩中求進、關鍵在進,好中求快、關鍵在快”的主基調,緊緊圍繞實施壯腰工程、加快荊州振興、打造湖北長江經濟帶“鋼腰”的總目標,堅持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為方向,以創新發展為動力,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開局良好。一季度,全市實現生產總值217億元,同比增長12%,出現逆勢上揚的新局面。
(一)固定資產投資穩步增長
一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4.8億元,增長34%,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8個百分點,表現出項目規模結構明顯改善、高新產業投資大幅增長、民間投資保持強勢等特點。全市億元以上項目個數同比增長1.8倍,完成投資同比增長1.1倍,億元以上新開工項目個數同比增加48個;高新技術產業完成投資同比增長1.5倍,民間投資占全部投資的比重達到83%,成為拉動投資增長的主要力量。
(二)農業生產開局較好
一季度,全市實現農業總產值71.7億元,同比增長3.4%;農業增加值39.7億元,同比增長4%。夏收作物面積與產量實現“雙增”,預計全市夏糧總產49.7萬噸,夏油總產58.3萬噸,分別增產8.7萬噸和4.2萬噸;畜禽標準化規模化養殖不斷擴大,水產規模穩定增長,一季度水產品產量21.7萬噸,同比增長3.6%。
(三)工業效益逐步上升
在宏觀形勢趨緊、全國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1.3%的大背景下,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全市工業經濟主要指標逆勢上揚。一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凈增26家,達到713家;實現工業增加值86.39億元,同比增長21.7%,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4個百分點。一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稅19.06億元,同比增長39.6%;實現利潤總額11.9億元,同比增長42.2%;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同比提高29.7個百分點。
(四)“三大”收入持續增長
一季度,全市實現財政收入21.6億元、增長14.2%,其中一般預算收入13.2億元、增長18.2%,稅收收入占財政收入的8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81元,增長14.7%;農村居民人均收入2366元,增長21.4%。
編輯:dongjing
相關閱讀
山東12個縣(市)達到省級園林城市標準
近日,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關于對2018年省級園林城市(縣城)評價情況的通報》。 根據《山東省城市(縣城)園林綠化評價辦法》(魯建城建字〔2017〕18號)要求,我廳組織開展了2018年省級園林城市(縣城)評價工作,現【詳細】
安徽省召開園林城市創建工作推進會
8月14日,住建廳在阜陽市召開了全省園林城市(縣城、城鎮)創建工作推進會。有關市、縣(區)園林綠化行業管理負責同志參加了會議。會議邀請了中國城建設計研究院城鄉生態文明研究院院長王香春作如何推進城市園林綠化科學【詳細】
湖北秭歸:庫岸生態修復忙
5月29日,工人在秭歸縣茅坪鎮銀杏沱水域庫岸生態修復工程現場施工(無人機航拍)。【詳細】
湖北恩施:打造生態修復基地
日前,湖北省恩施市檢察院檢察官來到該市小渡船街道辦事處銅廠坡桃花觀光園里走訪查看桃樹的截干定形情況。這片占地面積183畝的桃花觀光園,是今年該市新增的三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