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萬株大樹 今年進京城
15萬株大樹、220萬株灌木已經悄悄潛入城六區,而園林綠化部門也正在尋找空白點,在年底前中心城六區大樹增加的總量將達到18萬株,灌木301.5萬株。
東城區園林綠化局前不久完成了建國門橋西北角的建國門大綠地提升工程。過去,這里草坪面積大,樹少,今年3月中旬,東城區園林綠化部門進駐改造,在原有綠地布局不變的基礎上,新增常綠喬木58株、落葉喬木152株、灌木423株,綠地內原來平均150平方米一株大樹,改造后提升到50平方米一株大樹,同時配有坐椅等簡易設施。像建國門綠地一樣,本市多片大草坪、立交橋綠地,今年都因地制宜開展了喬木、灌木的補植補種。景觀提升了,綠量增加了,與此同時,綠地凈化空氣、涵養水源等生態效益也大大增強。據研究機構測算,在同等面積的情況下,喬灌草復合結構的綠地所產生的綜合生態效應要比純草地高出2.6倍。
按照計劃,中心城六區計劃增加種植各類大規格喬木18萬株,灌木301.5萬株。目前,城六區已種植喬木15萬株,灌木220萬株。市園林綠化部門表示,當前城市綠化最大的瓶頸就是空間不足,市民如果發現身邊有可綠化的閑置地塊,可及時與當地的園林綠化部門聯系,園林部門將盡快補植。
編輯:dongjing
相關閱讀
城市綠化一味求快導致毀林販樹行為
記者調查發現,不管是居住區綠化,還是政府部門實施的造林工程,城市綠化需求“炒”高了大樹價格,也讓樹販子看到了販賣大樹進城蘊含的巨大商機。但是,原本用于防風固沙、涵養水源的大樹進城后,既造成了大量大樹死亡,使環境中的總體綠化量減少,也使大樹原生地的生態被破壞。【詳細】
武漢園林:補種濃蔭大樹
針對讀者反映武漢人行道銀杏樹多夏天不遮陽一事(本版12日報道),武漢市園林局局長蘇霓斌昨回應,將在地下管網允許的情況下,在部分路段栽種雙排行道樹,在原有銀杏樹的基礎上補種樹大蔭濃的樹種。【詳細】
廣西:平桂多種樹種大樹 提升綠化景
7月20日,綠化工人忙著將大卡車運來的大樹種植在新建成的平桂文化廣場中間隔離帶上,為平桂新城增添一片新綠。家住文化廣場附近的一位阿姨說:“文化廣場綠化種大樹,出來散步都覺得心曠神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