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市場風云變化 投資珍稀樹種須謹慎
最近,筆者發現很多苗圃在大量種植、囤積珍稀樹種,四川郫縣、浙江金華、廣西北海等苗木產地時常流傳“某個大老板一口氣花了上百萬元買樹”的故事。
在這些業外資本眼里,珍稀樹種和古玩字畫有相似之處,既可以當作投資品增值保值,又可以當作收藏品“提高品位”。但是,珍稀樹種歸根結底是苗木,只因為存量稀少漲價趨勢才相對穩健。但如果未來的種植總量持續上升,其身價是否堅挺就是個未知數了。
近幾年,苗木市場風云變幻,不同品種、規格的苗木在不同的時段呈現復雜多變的價格走勢,唯獨羅漢松、紅豆杉等珍稀苗木,價格始終保持穩步的增長。原因無外乎資源難覓、培養難度高、繁殖周期長、前期投入大,因此在短期內出現大量供貨的概率幾乎為零,這種產品的價格豈能不穩???
近年來國內制造業不景氣,大量游資紛紛從制造業中抽離,尋找新的投資項目,有些資本流入樓市、股市和收藏品市場,有些資本便流入苗圃行業。從投資的角度看,珍稀苗木被認為是“穩賺不賠”的投資品,嗅覺靈敏的投資人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無論是通過征地補償還是單純的苗木銷售,依靠囤積珍稀苗木盈利,最重要的前提條件就是苗木的“珍稀性”,只有“珍稀”才能保證價格堅挺。有人說,像羅漢松、紅豆杉這樣的苗木存圃量非常有限,十年之內都會供不應求。其實這里存在一個悖論。隨著育苗技術的發展,以前的技術問題現在已經不再是障礙,在資金到位的前提下,甲老板能擴繁珍稀苗木,乙老板也可以。如果誰都可以做到,珍稀苗木的存圃量便不存在客觀條件的限制,大與小、多與少完全可以由人來掌握。屆時,珍稀苗木還算不算“珍稀”就很難說了。
有人說,除了品種,還可以在規格上“做文章”。的確,規格是要靠時間的積累才能達到,但這也不是不可逾越的??傊?,珍稀苗木也好,資源型苗木也好,其實并不是所謂的“不可再生資源”,它是可再生的,只是每個人對投資周期的界定有所不同。如果投資真只想打個“短平快”,它就是不可再生的;如果希望長期投身于苗木行業,就要把它當作可再生資源對待,就必須考慮其未來的價格波動。俗話說得好:金子多了也跌價。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灌木類苗木該如何應對市場
2018年春季苗木栽植已接近尾聲,今年在灌木類苗木銷售中遇到幾個問題和感受在這和大家分享。【詳細】
苗木產業下一個熱點之生態苗木
生態苗木,顧名思義,就是為生態建設而使用的綠化苗木。現在,因為苗木市場的疲軟,大家都在熱議,走生態苗木之路是否能擺脫目前的困境?什么地方能用到生態苗木?哪些樹種可以做生態苗木?【詳細】
要想做好苗木產銷,不了解市場環境不行
眾所周知,產品的銷售取決于市場的需求,而市場需求的變化又受制于整體經濟環境的變化。苗木產品作為一種生態建設的基本材料,最終都是要銷往建設工程的,因此,一些國家政策、政府行為、社會趨向等宏觀因素的變化對其影【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