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世遺保護的“荔波范式”
主動保護理念豐富了國際世遺保護效能模式、將探索傳統民族文化的多樣性納入生物多樣性保護體系視野、嘗試實踐“資源+產業+城市”的生態經濟發展路徑……世遺5年,荔波不僅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自己申遺時對于整個人類的錚錚誓言,而且用不斷的探索和創新,豐富著世界遺產保護的理論族群和路徑觸點,成為世遺保護的世界范式。為中國增彩,讓世界驚喜。
新聞鏈接
-1988年,茂蘭喀斯特森林列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996年,茂蘭喀斯特森林納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自然保護區網絡”。
-2007年6月27日,由“國家級茂蘭自然保護區”、“國家級樟江風景名勝區大、小七孔景區”為內容的“中國南方喀斯特”在新西蘭舉行的第3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獲全票通過,荔波成為中國第六個、貴州第一個世界自然遺產地。
-2007年11月,在荔波召開的中國及東南亞地區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絡國際會議上,荔波“以文化多樣性促進生物多樣性,推動可持續發展”模式,催生出了由44個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及地方政府簽署的《荔波共識》,文化多樣性納入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管理體系。
-2009年4月,在“世界旅游精英博鰲峰會”上,荔波提出“資源+產業+城市”的生態經濟發展理念,得到同類地區的積極推崇。
-2009年8月,包括荔波在內的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遺產地與美國世界遺產地猛犸洞國家公園簽訂了《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遺產地與美國猛犸洞國家公園建立友好公園關系的協議》。
-2010年,經境外多家媒體評選,荔波成為外國人“最想去看的世界遺產”。
-2011年4月,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在荔波召開“生物圈保護區的生態旅游研討會”,一致通過了旨在“倡導生態旅游、維持資源利用的可持續性、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荔波宣言》。
-2011年7月,生態文明貴陽會議,荔波以其“具有典型示范性”備受推崇。
2007年6月27日,“中國南方喀斯特”在新西蘭舉行的第3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獲全票通過,荔波成為中國第六個、貴州第一個世界自然遺產地。
荔波從此擁有了世界目光
73016公頃,4000余種動植物、核心區5個鄉鎮10個村4513人、4個少數民族小聚居、人均1000余元的年收入,這是荔波世遺保護區申遺時的數字化描述。
“世界上同緯度地區絕無僅有的一片分布集中、原生性強、相對穩定的喀斯特原始森林”、“亞熱帶喀斯特地貌上生物多樣性保存最完好的生物資源‘基因庫’”、“中國最美麗的地方”、“地球腰帶上的綠寶石”,這是荔波世遺保護區的定性化描述。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國內外專家建言世界遺產與可持續發
11月1日-2日,第三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名錄遺產與可持續發展黃山對話會在安徽省黃山市召開。對話會以【詳細】
曾是不知名小村莊后逆襲成為國家公園
去意大利旅游的朋友,大都不會錯過有著【詳細】
住建部:國家級風景區和世界遺產整治違建
據住建部網站消息,住建部近日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世界遺產保護管理工作的通知》。【詳細】
蘇州園林圖片展巴黎開展讓歐洲人著迷
作為蘇州古典園林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周年紀念活動之一,“世界遺產——蘇州古典園林文化圖片展”近日在巴黎歐洲時報文化中心啟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