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園林規劃設計院院長王洪成:城市“小景觀”綠化“大文章”
2012-05-15 08:53:52 作者:李海燕 任悅 來源:人民網 瀏覽次數:
河東公園 “城市田園,自然歐風”
河東公園南北長約470米,東西長約220米,占地約10公頃。是利用電廠灰渣興建,以現代街心造景手法處理的公園,是周邊居民的休閑健身場所。公園定位為“城市田園,自然歐風”,設計方案是在現有的基礎上合理提升改造。河東公園設計貼近歐洲公園風格,采用規則和自然結合的布局形式,注重體現人與自然的參與互動,突出人文和諧的理念氛圍。布置臺階式花壇、家庭園藝示范、品茗茶社、觀景亭等景觀節點。突出植物景觀特色,結合休憩廣場、景觀湖面配置彩葉林及花境觀賞草,構成居民活動休閑的理想場所。
友誼公園 營造“風雅頌”主題綠島
友誼公園位于友誼路與樂園道交口,天津禮堂、水晶宮飯店、銀河廣場與天津博物館環繞其周圍,是友誼路迎賓線上最重要的景觀節點。公園占地面積約5.7公頃。友誼公園突出精細的植物配置與人工硬質景觀相結合,營造盆景式城市精品園。創新造園理念,運用舒緩的地形起伏,點綴山石水溪,配合不同的植物配植模式,營造出疏林草坪、盆景綠島、丘陵密林等變化豐富的綠地景觀。綠地中心分別以蒼松、翠竹和紅楓為主景植物精心搭配,景石、花卉點綴映襯,形成風(楓)、雅(竹)、頌(松)三座主題綠島。一彎溪水從公園西北的山丘上奔流而下,蜿蜒回轉,在公園中部匯集成一湖靜水,將松之島環繞其中。
總體趨勢
擴展綠色空間 津城色彩更濃
在連續4年的市容環境綜合整治中,天津對城市綠化元素進行整合,強化功能、突出特色,注重生態建設與藝術品位的有機結合。創新綠化科技,以鄉土樹種為主,引進和豐富新品種,發展適應天津缺水、鹽堿土壤等條件的鄉土樹種,引進培育外來綠化品種,推行節約型、集約型城市綠化建設,做到節地、節水、節能。
截至2012年初,天津新建提升改造綠地1.44億平方米,新建改造公園149個,營造了綠意蔥蔥、生機勃勃的園林景觀。建成京津塘等6條高速公路、外環線570公里沿線綠化帶,對復康西路、金鐘河大街等12條108公里入市道路進行綠化提升改造,實施了10條624公里連接區縣道路、72公里京津城際鐵路兩側的綠化美化工程,彰顯綠化的層次感、色彩感和厚重感,形成了錯落有致、生態自然的綠色交通網絡。
天津探索了園林綠化新理念,突破傳統,創造了“西方疏林草地和東方盆景藝術有機融合、山石水景與亭廊閣榭巧妙結合”的綠化形式,中心城區綠化突出地形起伏適度、植物組合自然、色彩變化多樣、喬灌花草層次豐富;郊區綠化突出鄉土樹種和地域特色,體現生態自然;公園改造提升突出園林藝術,增加休閑設施,豐富四季景觀,適宜休閑游憩。
今年,天津將繼續為城市增綠。繼續推進社區和街頭公園綠地建設,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3%,新建提升主要道路20處綠化節點,形成特色突出、層次豐富的綠化體系。更加彰顯綠化的色彩感、季相感、厚重感、精細感、縱深感,形成獨具天津城市特色的綠化風格。
編輯:dongjing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車公莊19號院景觀改造
設計師既是場地修繕者也是直接使用者,采用多方共謀共建的方式,以生態、健康、友好作為核心手段,修復大院環境,創造活力新生。建成后社區環境大幅度提升,社區鄰里互識,溫暖度開始回升,成為綠色創新友好的健康示范項目【詳細】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按照“古風古韻 生態生活”的設計原則,淡化商業、娛樂功能,力求“水清、樹綠、景美、生態優”,回歸園林藝術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遙津”【詳細】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本屆園博會主題為“千里通波、大美運河”,園博園占地面積196.7公頃,規劃建設有“一帶三區”,即:運河風光帶,城市展園區、專類植物展園區、綜合服務區,建成13個城市展園和滄州坊商業街羅列其中【詳細】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打造全球首發中心、首發首秀首展紛至沓來、科幻企業云集……現如今的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吸引科技、科幻、體育、文化、商業等產業集聚。記者近日獲悉,一季度首鋼園舉辦各類活動會展78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