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富陽以“創森”為載體打造杭州的西郊生態公園
顧怡櫻花樹下,一雙雙靈巧的雙手似翩躚的蝴蝶在茶樹間翻飛,一朵朵沾著露珠的嫩芽像輕盈的精靈飄入竹簍……徜徉于綠波蕩漾的富陽富春街道拔山村8000畝茶文化公園,真是一幅美景入畫來。其實,在杭州市乃至全省的旅游市場,拔山村的“富陽·400多年茶文化產茶區”現已成為一條休閑觀光熱門線路。據了解,作為創建省級森林城。
擁抱綠色,力爭明年摘取桂冠
“天下有水亦有山,富春山水非人寰。”正如富陽市委書記姜軍所說的,富陽的美,美在山水。富陽山清水秀,“八山半水分半田”,風景獨特,是元代大畫家黃公望名作《富春山居圖》的實景地,是一個令人神往的地方。
據調查數據顯示,目前富陽擁有林業用地面積194.74萬畝,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70.78%,其中有林地168.1萬畝,活立木總蓄積391.32萬立方米,全市森林覆蓋率達63.5%,林木綠化率達69.49%。而且,隨著近年來富陽在成功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國家運動休閑示范基地”、“省文明城市”后,有許多指標已基本達到省級森林城市的要求。
“根據現有基礎條件,只要我們提出申請,當年通過考核驗收應該不成問題,但我們仍然提出,力爭到2013年把富陽全面建設成為高標準的省級森林城市。”富陽市創森辦負責人告訴記者,刻意用了“高標準”這個詞,就是要積極利用創建這個載體,真種樹、多種樹、種好樹,真正實現“百里富春、畫境林城、活力富陽”的愿景,在創建過程中讓老百姓切實體會到綠色生態給生活帶來的好處,讓富陽成為杭州的西郊生態公園。
富陽的“創森”工作,就像黃公望作畫一樣,做到胸中有全局、妙筆點丹青,實現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
以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便捷的區位優勢為依托,以獨特的山水資源和發達的區域經濟為保障,以城市建設區為重點,以“一江三路十溪”為紐帶,全力實施“一三五”戰略。“一”是指圍繞“創建低碳森林城市,共享富裕陽光生活”這一建設目標;“三”是指構建森林生態建設、保護和文明三大體系;“五”是指推進景觀片林、生態廊道、森林文化基地、城區綠地和森林生態屏障五大工程建設。
千疇綠色萬軸畫,遠近高低各不同。通過數億元資金投入,數十萬市民參與,數百個項目實施,數十塊片林營造,力爭到2013年全市新增林地面積達4.1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5%,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2%,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1平方米,使城市森林生態系統綜合功能得到充分發揮,形成整個市域范圍內山、水、林、城相融合的綠色生態網,確保富陽森林生態建設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到2013年把富陽全面建設成為高標準的省級森林城市。
產業富民,實現生態與經濟的雙贏
彎彎曲曲的梯田,首尾相連,層層依偎,高低錯落;一株株香榧樹,就像綠色的音符,奏出一曲美麗動聽的田園曲……如果不是親眼目睹,誰也不會想到,在富陽常安鎮杏梅塢村海拔700米的平洋頂上,也能領略到天下一絕——桂林“龍脊梯田”般的奇景。
這就是省級現代林業生產發展資金項目——杏梅塢千畝香榧產業化示范基地。杭州杏梅塢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華曉根告訴記者,香榧進入豐產期后,每株每年可收入上千元,而且基地與省級林業觀光園區永安高山農莊、亞洲最大的滑翔傘基地、富陽最高峰杏梅尖等富陽標志性運動休閑基地毗鄰,屬于政府規劃中的龍門山綜合體開發范圍,一條正在建設的龍門山環山公路將使基地與周邊景區貫通,今后發展生態觀光林業、農家樂可謂得天獨厚。
以林業產業為抓手,按照“企業+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培育高效生態林業,為農民打造“綠色銀行”,正是富陽“創森”工作的一個成功創新。2011年,該市完成萬畝毛竹低產林改造示范基地、大源主導產業毛竹示范區、5000畝木本油料產業化基地建設和6100畝以花卉苗木產業為支撐的平原綠化建設任務,基本建成具有現代先進技術水平和一定規模的花卉苗木、干鮮果品、森林食品、森林蔬菜生產基地,形成了優質高效的現代林業產業體系。
今年,該市計劃建設珍貴用材林示范基地700畝,建設集中連片300畝以上新品種油茶產業化基地2000畝,建設集中連片100畝以上香榧新造林和復合經營基地3100畝,建成萬畝省級主導產業毛竹示范區、2000畝毛竹“一竹三筍”豐產示范基地各1個。同時,要在淥渚鎮董灣村建設農田林網500畝,著力編織田成方、林成網、路相通、溝相連的綠色林網。
值得一提的是,林道建設已成為富陽發展現代林業的強大引擎。在前三年投入2300萬元建設林道950公里的基礎上,2011年富陽又完成省、杭州市林道建設任務221公里,今年計劃再新建林道180公里。
“昔日子久凝神處,江岸處處換新景。”如果說樓宇、橋梁代表著城市的繁華,那么綠色、生態則代表著一座城市的品位,它應是一座城市永遠追求的境界。全民“創森”的富陽,街巷阡陌氤氳著綠意盎然的韻致,不僅成為區域林業經濟的一個新樣本,更樹起了一個靈動致遠、大氣陽光的森林城市新標桿。
全民參與,一年統籌投入3個多億
2012年春節上班第一天,寒意中透著盎然生機。團省委、團杭州市委、富陽四套班子領導和有關部門干部職工共200余人來到新桐鄉江洲村后江坎,種下了一棵棵“同心樹”、“團結樹”,種下了一片新的希望。
2月23日,富陽市委書記姜軍、市長章舜年等冒雨在市政府南大門綠化帶上種下在全省平原綠化工作座談會上獲贈的珍貴樹苗。
3月12日,富陽市綠化委等單位在秦望廣場啟動“珍貴樹種進萬村”活動,現場派送南方紅豆杉、茶梅2000棵。
……
草木知春不久歸,萬般紅紫斗芳菲。關注生態、關心綠化、關愛森林已成為65萬富陽市民的共同心聲,植綠、護綠、愛綠已成為65萬富陽市民的共同行動,僅在今年“綠化造林月”期間就完成四旁植樹30萬株、人工造林3500畝。
“讓城市融入森林,讓森林擁抱城市”,這是富陽市委、市政府始終不渝堅持的理念。該市把“綠”作為塑城之魂,成功探索出森林城市建設的運行模式——
城市、森林、園林“三者融合”,城區、近郊、遠郊“三位一體”,水網、路網、林網“三網合一”,喬木、灌木、地被植物“三頭并舉”,生態林、產業林和城市景觀林“三林共建”,實現從注重綠化率向注重林木覆蓋率、從注重視覺效果向注重生態效果、從注重綠化用地面積向注重綠化空間、從注重建成區綠化向注重城鄉統籌“四個轉變”。
富陽市通過用好財政資金、整合項目資金、打捆部門資金、吸納社會資金,一年來統籌投入資金達3個多億,“創森”工作亮點紛呈。特別是通過苗木免費配送的形式,重點支持“富春山居”新農村4條精品線路、11個精品村(點)以及40多個農居點、6個社區的綠化建設,創建了1個森林城鎮、1個森林村莊、8個園林綠化村和10個森林式單位,淋漓盡致地渲染出“青山不語花常在,綠水無音鳥做歌”的詩畫意境。
編輯:dongjing
相關閱讀
杭州倡議成立中國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產業聯盟
今年2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運河森林公園視察時提出,要古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運河為核心的歷史文化資源。后來又專門就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作出重要批示,要切實把大運河保護好、傳承好和利用好。【詳細】
龍泉山森林公園:全國首個城市大型生態公園
地跨金堂、青白江、龍泉驛、簡陽、高新區、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規劃面積約1275平方公里,這就是成都正在重點打造的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定位為成都老百姓【詳細】
河北冀州:鹽堿荒地變身生態公園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區的老鹽河,原為黃河改道沖擊而成。因地勢較高河底土壤逐漸鹽堿化,日積月累形成鹽堿地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