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苗木展不能只追求人氣旺
一年一度的苗木沈陽大展前不久舉辦,人們的參會熱情空前高漲,散發廣告的苗農兩路縱隊都排不開,展廳內人擠人,滿地都是苗木產品宣傳頁和名片。人氣雖旺,但人們坐下來深入交流的機會卻少,都是急急發資料、收資料。筆者在對展會稱“火”的同時也禁不住思索:展會這么旺的人氣怎樣才能轉化成有效的交流平臺?展會的專業水平怎樣才能得以提升?
人們參展的根本目的是展示產品、技術,希望成交訂單,人氣過火反而會影響正常的交流。一位業主告訴筆者,“人多是多,但太缺乏專業水準,交流效率與國外的展會根本就沒法比,僅僅賺人氣是不夠的。”國外專業展會雖然人不多,但來參觀的人往往會在一個展位仔細研究一兩個小時,看好了當場就會下訂單,很多參展的企業一個展會下來一年的生產訂單都有了。
盡管中國的苗木產業發展水平與國外不能相比,我們也很難指望中國的苗木交易會有那樣的理想效果,但展會組織者可以結合國內苗木企業特點,在展會期間多組織一些高效的專業活動為參展雙方提供便利。
中國苗農基數大,多是小而全的企業甚至家庭作坊,產品同質化嚴重,再加上信息溝通渠道不暢通,各地一年一度的展會就成了大多數苗木企業和苗農盯準的目標。有實力的企業訂展位參展,但更多的苗農則選擇散發小廣告的方式。展會組織方可針對苗農們的現實需要,組織供求信息發布活動,讓供需雙方直接對接;還可以組織“苗木信息匯編”,將各家供求信息集納成冊,其信息傳播要有效得多,更解決了展會現場名片、宣傳頁滿地扔的問題,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展場秩序。
人氣只是評價展會是否成功的一個方面,人氣旺未必就一定好。一個成功的苗木展會,除了要有眾多的苗商外,還應有相當數量的設計師和工程采購人員,僅僅是苗商扎堆的展會其人氣往往是虛的,其表面的“火”很多時候伴隨著對苗市前景的忐忑和擔憂。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灌木類苗木該如何應對市場
2018年春季苗木栽植已接近尾聲,今年在灌木類苗木銷售中遇到幾個問題和感受在這和大家分享。【詳細】
苗木產業下一個熱點之生態苗木
生態苗木,顧名思義,就是為生態建設而使用的綠化苗木?,F在,因為苗木市場的疲軟,大家都在熱議,走生態苗木之路是否能擺脫目前的困境?什么地方能用到生態苗木?哪些樹種可以做生態苗木?【詳細】
要想做好苗木產銷,不了解市場環境不行
眾所周知,產品的銷售取決于市場的需求,而市場需求的變化又受制于整體經濟環境的變化。苗木產品作為一種生態建設的基本材料,最終都是要銷往建設工程的,因此,一些國家政策、政府行為、社會趨向等宏觀因素的變化對其影【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