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城市”重心南移 北京大興擺脫“無甲”尷尬
曾經的北京,古老的殿宇、斑駁的城墻、陳舊的四合院、幽靜的胡同;
現在的首都,眼花繚亂的高樓大廈、奔流不息的車水馬龍、摩肩擦踵的商業綜合體;
未來的“世界城市”……
世界城市三步走
隨著世界經濟重心的東移,北京這座三千多年的歷史古城,已然邁開沉重的步伐,“世界城市”的理念席卷京城,城市發展布局已悄然展開。
早在兩年前,北京已經喊出了打造“世界城市”的口號,一時間引得無數巨擎,奔走相告,出謀劃策。政府也為此定制了三步走戰略:2020年全面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2030年初步形成世界城市基本框架,2050年建成有中國特色和首都特點的世界城市。
回顧世界城市的形成和發展,可發現其具有明顯的規律性,是一個持續漸進的過程。從紐約、倫敦、東京國際公認的三大世界城市的發展歷程來看,西方發達國家的世界城市都是高度工業化和高度城市化互動的結果,是強化國際化因素和市場力量的一種“自然發育模式”。
對比北京與真正的“世界城市”——紐約、倫敦、東京之流,連玉明教授這樣說道,由于城市所處的時代背景、發展模式的不同,差距肯定是有的。但是,改革開放30多年所取得的成就,大大縮小了與西方發達國家城市的差距。在硬件上,北京與世界城市的差距并不大,差距更多體現在軟件發面,比如交通,在美國,車見到人一定會減速,而在北京,車見到人一定會加速。又比如,美國的酒店一般沒有洗漱用具、拖鞋,房間的開關很多,但每一個開關都很小,只有小拇指1/3大;而我們的酒店卻是應有盡有。再比如,美國酒店的衛生間,無論水龍頭還是沖水馬桶,節水設施科學、合理化的設置,處處都體現著他們的節能意識。
北京建設世界城市必須強調時代特征、中國特色和首都特點。所謂時代特征就是抓住世界經濟政治格局變化,特別是世界經濟重心東移的歷史機遇,最大程度地整合和配置全球資源要素,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技中心、金融中心和航運中心;所謂中國特色,就是構建與中國國情相適應的世界城市區域體系,以京津為核心,推動環渤海都市圈的加速崛起;所謂首都特點,就是深化“三個北京”發展戰略,把“人文、科技、綠色”真正變成為建設世界城市的獨特優勢和強大動力 。
編輯:dongjing
相關閱讀
北京花卉市場疏解搬遷現狀調查
從去年開始,北京花鄉花卉產業園、盛芳國際花卉總部基地、北京四環花木中心(四環花海花卉市場)、九州卉通花卉市場、花香源花木場、神天龍園藝場、金奇樹花卉市場等大型花卉市場相繼關停,商戶們的最終去向成為花卉從【詳細】
北京:南苑森林濕地公園今年啟動建設
占地16000畝的南苑森林濕地公園今年將啟動建設。記者從今天上午召開的豐臺【詳細】
北京環球主題公園預算增加一倍至65億美元
據媒體5月7日報道,知情人士稱北京環球主題公園開發商在看到上海迪士尼樂園取得的成功后,決定將北京環球主題公園預算增加一倍至65億美元。【詳細】
北京4萬余株古樹將全部GPS定位
去年底,北京市組織開展新一輪古樹名木資源調查工作,調查范圍包括16區以及11個市屬公園、林場,預計5月底調查工作將全部完成,6月開始為古樹名木換發新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