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主題公園:文化主題暗中對壘
東京迪斯尼樂園(新華社資料圖)
隨著中國主題公園品牌連鎖經營的不斷成長、國際品牌主題公園陸續進入中國搶灘市場,主題公園——這一充滿商業利潤和文化品位的大蛋糕將被如何分割?中國的主題公園如何在鏖戰中打造差異化和特色化的文化品牌?記者就此對話著名旅游學者、暨南大學旅游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董觀志以饗讀者。
記者:您如何看待目前中國主題公園的開發競爭現狀?
董觀志:現在的主題園競爭不僅是國際巨頭的對決,而且還有國內集團之間的較量。迪斯尼進軍中國,其他國際巨頭如環球影城、派拉蒙、未來世界等,不可能眼睜睜地看著中國的機會讓迪斯尼一家獨享,未來進軍中國必定在這些巨頭的戰略規劃中。從國內集團來看,華僑城集團已經挺進了上海灘,港中旅集團、海昌集團、華強集團等是否也打算到上海灘來闖蕩還尚不可知,另外,其他國有或民營的企業、集團會不會橫刀立馬搶灘上海呢?
目前,國內園區開發不僅限于長三角的鏖戰,還會有珠三角的爭奪。迪斯尼落戶上海,長三角乃至整個華東地區將理所應當地成為上海迪斯尼樂園的“盤中餐”。以上海歡樂谷、上海錦江樂園、蘇州樂園、無錫影視城、常州中華恐龍園、常州環球數字嬉戲谷、寧波鳳凰山樂園、杭州樂園、杭州宋城、溫州樂園為代表的主題公園,不可避免地會爭搶客源市場。在有限的客源市場環境中,主題公園之間的博弈與競爭不可避免,拉網式的游擊戰與拉鋸式的陣地戰將持續進行,長三角將成為“焦土戰術”的主戰場。與此同時,珠三角的客源戰局也在不斷地升級,香港、深圳、廣州、珠海的主題公園不僅要堅守大本營,同時也在攻城掠地,搶占競爭對手的地盤,客源市場之戰一定硝煙彌漫。華僑城集團、長隆集團、港中旅集團、香港海洋公園、香港迪斯尼樂園主導珠三角主題公園的格局充滿變數。
記者:主題公園鏖戰態勢初露端倪,您認為同類競爭,如何能使主題公園真正突出“主題”?
董觀志:這一點,園區開發商應該尤為注意。主題公園的開發不僅是商業利益上的明爭,更應該是文化主題開發上的暗中對壘。時至今日,中國主題公園沒有停止過文化上的較量,或者可以說,主題公園就是文化的舞臺。
游玩過真正的主題公園的人們,應該知道主題公園實際上就是在講故事,用歷史背景來傳遞文化,用文化氛圍來感染游客,讓游客在文化活動中體驗快樂。當然,這是主題公園“小我”的文化,如果主題公園要做好、做大、做強,還必須挖掘游客生活中的文化,發現主題公園“大我”的文化,讓游客陶醉在這種文化游戲之中,這樣的主題公園才能在客源市場上掌握主動權。迪斯尼樂園能夠從美國西海岸的洛杉磯走到佛羅里達的奧蘭多,文化的力量功不可沒;迪斯尼樂園兵敗法蘭西的巴黎,文化的水土不服就是罪魁禍首;迪斯尼樂園傲然屹立日本的東京灣,文化的入鄉隨俗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迪斯尼樂園在香港黯然失色,文化的傲慢可能不可小覷。任何一個敏感的文化因素都會觸動旅游者的情緒和感情。
在與外來的主題公園進行文化較量的過程中,本土的主題公園不可能理所當然地具有天然的優勢,旅游者就是消費者,能夠在主題公園中消費到快樂的文化,旅游者才會滿意,中國主題公園大決戰的決定性戰役還是文化游戲中的縱橫捭闔,“文化戰”一定會不期而遇。
記者:在主題公園的未來發展中,中國的主題公園應本著怎樣的原則打造差異化和特色化的品牌項目?
董觀志:這一點根據多年的行業研究,我們總結出一個“十六化”的基本發展觀,中國主題公園應在主題選擇的文化性和多元化、產品技術的互動性和現代化、娛樂內容的創意性和多樣化、活動項目的參與性和個性化、游樂氛圍的刺激性和場景化、園林景觀的真實性和自然化、消費付款的便捷性和超市化、滯留時間的擴張性和多日化、游樂過程的安全性和舒適化、資金投入的規模性和擴大化、商業模式的復合性和聯動化、區域布局的密集性和集聚化、行業競爭的國際性和白熱化、咨詢業務的成長性和專業化、經營企業的國際性和集團化、中國品牌的世界性和連鎖化等方面形成穩健發展的戰略趨勢。
隨著中國主題公園在國內的品牌連鎖經營不斷成長壯大,以及在與國際性品牌主題公園競爭博弈中不斷成熟穩健,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主題公園的品牌優勢將會脫穎而出,成為世界性的優勢品牌,實現國際化的品牌連鎖經營。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2019主題公園六大科技趨勢
為創造獨特和難忘的游客體驗,高科技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而2019年最吸引眼球的科技趨勢是哪些呢?【詳細】
中國超半數主題公園“無主題”
主題公園熱遍布全國各地,但發展痛點卻始終難以根除。日前,AECOM發布《中國主題公園項目發展預測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介紹,中國主題公園建設正處入快速發展期,預測至2020年,整體游客量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主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