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底 武漢將達標“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未來4年,武漢將新建江灘48.86公里,到2015年底,兩江四岸江灘總長度接近80公里,有望成為“世界第一大江灘”。
武漢市水務局新聞發言人、副局長趙陟介紹,2011年底,武漢江灘總長度為29.23公里,每年接待游客2000萬人次以上,堪稱“亞洲第一灘”。通過未來4年建設,武漢兩江四岸江灘總長度將接近80公里,有可能成為“世界第一大江灘”。
趙陟說,新江灘在長度、面積、綠化率等方面將排在世界前列,建成后將申報吉尼斯世界紀錄。
武漢市園林局副局長舒基元介紹,十二五期間,我市將先后啟動5個重大公園綠地項目建設,到2015年底,我市綠化覆蓋率40%,人均公園綠地10平方米,達到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標準。
這5大項目包括,新建及完善黃鶴樓、龜山、月湖公園等3個風景名勝區;新建張公堤城市森林公園、沙湖公園、東湖歡樂谷等3個城市大型公園;新(擴)建沙湖、楊春湖、武漢國際博覽中心廣場,戴家湖公園、長豐公園等15個城市綜合性公園;新建60個城市三小綠地;新建武漢市城市綠道及郊野綠道800公里;新建武漢大道等10條景觀道路,40余條林蔭路。
按我市園林十二五規劃,至2015年底,我市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5%,綠化覆蓋率40%,人均公園綠地10平方米。至2020年底,力爭我市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8%,綠化覆蓋率45%,人均公園綠地16.8平方米,達到“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稱號。
編輯:dongjing
相關閱讀
武漢黃鶴樓景區周邊立體整治見成效
2018年5月4日,再登黃鶴樓,蛇山風景如畫。【詳細】
武漢將建一批復合型郊野公園
近日,市政府辦公廳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武漢將推進農業與旅游、教育、文化、健康養老等產業深度融合,大力發展以農業體驗、垂釣等生態觀光休閑等為主題的鄉村旅游,引導鄉村旅游向多業態、高品質轉型。【詳細】
西安明年底全面展開海綿城市建設
2016年7月24日晚,一場暴雨降臨西安,小寨等部分城區降水量超過100毫米。當天暴雨造成西安市政管轄范圍39處路段出現短時嚴重積水,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就是在那場大雨過后,西安市制定海綿城市建設實施方案,提出“十三五”期間,全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實現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