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PM2.5背后的綠化行業機遇
溫家寶總理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將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以及直轄市和省會城市開展PM2.5等項目監測,2015年覆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隨著PM2.5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這個半年來一直受人關注的技術詞匯也成為“兩會”上最熱門的話題。PM2.5納入空氣質量監測范圍后,直接受益的不僅是城市中被陰霾籠罩著的居民,對綠化行業來講也是一個利好消息。
綠化行業的機遇
在環境治理方面,植樹造林的功效毋庸質疑。據知情人士介紹,為了使環境監測數據“更好看”,很多城市往往在環境監測站所在區域加大綠化方面的投入,城市管理者們在環境監測方面的“用心”,恰恰說明了綠化對環境治理的重要意義。
去年10月以來,包括京滬在內的我國多地持續出現大霧天氣,嚴重影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引發了網民對空氣質量問題給健康帶來的擔憂,也讓PM2.5這個專業性很強的詞匯進入公眾視野。面對群眾日益高漲的呼聲,針對PM2.5治理,北京市提出了八項治理措施,其中第六條即指向植樹造林———北京市計劃用5年時間,增加平原林地100萬畝,到2015年林木綠化率達到57%,通過增綠來提高城市自凈力。
有專家分析,如果將PM2.5等項目監測納入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會有70%以上的城市環境不能達標。按照政府工作報告中給出的PM2.5監測時間表,今年就要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以及直轄市和省會城市開展PM2.5等項目監測。面對巨大的環境壓力,各地除控制污染源外,另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大力開展植樹造林,通過各種形式的城市綠化來治理PM2.5。這無疑會引發又一輪的城市綠化以及改造提升熱潮,再次為綠化苗木行業的持續發展注入一支強心針。事實上,記者近日開展的苗木行情調查中,北京、深圳、武漢、西安、廈門、海口等地的綠化建設也的確延續了以往的熱度,苗木行情走出了又一波高位。
綠化建設面臨的挑戰
以植樹造林為代表的綠化建設對PM2.5治理的效用,目前還只有籠統的定性分析,到底能起到多大效果,起效果的關鍵因子在哪里,綠化建設采取怎樣的模式能更有效促進PM2.5的治理等一系列的問題亟待研究解決。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國際合作項目辦公室主任王小平博士說,作為局里應對PM2.5治理的牽頭部門,目前他們也剛著手方案的準備,期望能盡快拿出切實可行的行動方案來。上海市園林科研所副所長張慶費博士幾年前曾針對上海延中綠地對城市的熱島效應緩解方面作過一些研究工作,盡管針對PM2.5治理的科研項目尚未開展,但他表示,對PM2.5的治理除在城市外圍建設生態屏障外,在城市中心區盡可能擴大綠量可能更富成效。
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區如何擴綠?專家指出,除對原有綠地進行綠化改造增大綠量外,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廣泛而深入地開展立體綠化,要在屋頂、墻體、橋體等處大力推廣立體綠化。城市中心區車多、人多、樓多,是PM2.5重災區,治理城市中心區PM2.5靠周邊森林綠地導入城市中心區的負氧離子遠遠不夠,遠水解不了近渴,必須在城市中心區用立體綠化的多種手段,增綠擴水,提高城市的生態自凈力。他呼吁政府部門繼續加大道路、墻體、屋頂等綠化外,還呼吁每一個市民積極參與,從自家陽臺、露臺、室內綠化做起,為城市增一點點綠。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蒙草生態:預中標3.5億元PPP項目
2017年7月17日公告,公司近期參與了五原縣綠化景觀工程建設PPP項目的投標,項目建設單位為五原縣人民政府,根據內蒙古自治區政府采購網2017年7月13日發布預中標公示,公司預中標五原縣綠化景觀工程建設PPP項目,預中【詳細】
河南汝州:快速推進國家園林城市創建
記者從汝州市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創建指揮部獲悉,去年以來,汝州市以城市綠化為重點,快速推進城市綠化建設,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突出規模做大、景色做新、環境做美,高標準規劃、大手筆投入、快速度推進,汝州市國家園林城市創建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詳細】
湖北十堰:竹山被評為省級園林縣城
日前,從竹山縣住建局獲悉,省住建廳日前發文授予竹山縣城“省級園林縣城”稱號。【詳細】
上海金山:未來五年著力建設“一城一帶一圈”
10日上午,記者從金山區產業發展及“十三五”規劃情況通報會上獲悉,未來五年,金山區將以打造“經濟轉型發展示范區,城鄉一體發展試點區,區域聯動發展實踐區”為目標,主打“生態牌”,推進“一城一帶一圈”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