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格海棠種苗市場前緊后松
眼下正值春季麗格海棠種苗銷售高峰期,部分供應商表示,雖然近兩年生產成本大幅上漲,但今年種苗售價并未提高。隨著消費者消費理念的日趨成熟和生產商計劃性的逐漸加強,很多生產者都提前訂苗,以確保能買到所需的品種和數量,這種做法正成為趨勢。
啟動早品種品質有要求
北京五洲翔遠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是國內較大的麗格海棠種苗供應商,該公司總經理邵遠祥介紹說,今年種苗預訂比往年啟動得早,截至2011年10月底,2012年5月前的種苗就已全部預訂出去。據悉,該公司5月前已不再接受種苗預訂,這期間生產商如需買苗,就只能看看國外種苗公司是否有剩余種苗,且品種不一定能保證。
現在,消費者對麗格海棠高品質產品的需求逐漸增多,對品種也開始顯示出“選擇性”偏好,促使生產者更具有計劃性,且對種苗質量的要求也更高。“前兩天有個經銷商來北京進貨,他沒有直接去生產商那里看貨,而是先來我們這里問哪家生產‘桑德尼’這個品種,可見現在市場對品種的重視程度有多高。”邵遠祥說,生產商要想得到想要的品種,就必須早下手,這也帶動了前期的種苗銷售。
與去年同期相比,雖然五洲翔遠的麗格海棠種苗預訂數量翻了一倍,不過邵遠祥認為,這并不表示2012年麗格海棠種苗銷售總量能達到如此大的漲幅。他認為,目前種苗銷量大增,一方面是因為生產商計劃性增強,不少以前訂苗晚的如今都在每年10月就預訂第二年的種苗,加之春季本就是麗格海棠種苗訂購高峰期,導致前期種苗緊缺,但后期種苗的需求量未必會很大;另一方面,市場對高品質種苗的需求增加,使生產商開始逐漸減少自繁種苗數量,選擇購買質量有保障的進口種苗,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種苗銷售。
2012年大漢園景集團麗格海棠種苗上市量在200萬株左右,與2011年基本持平,這也印證了邵遠祥的看法。莫爾海姆(北京)園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袁向陽透露,近兩年,種苗生產逐漸由荷蘭等歐洲發達地區轉移至巴西、越南等第三世界國家,而這些地區的種苗進口手續可能要重新認證,因此今年部分進口種苗可能不能進入國內市場,導致市場缺口增大。
成本增種苗銷售不漲價
雖然國內生產、包裝、人力、物流等各項成本都在不斷攀升,但是麗格海棠進口種苗和本土生產的種苗價格都沒有漲價。
邵遠祥表示,整個花卉行業的成本都在增加,種苗商主要增加包裝和物流成本,相比之下,生產商的壓力更大一些。“好在這兩年麗格海棠全年銷售價格差別不大,溫室可以進行周年生產,單位面積產值提高,加上日常消費增多,生產商的種植熱情提高,我們的效益也會跟著好一些。”邵遠祥說。
廣州大漢園景發展有限公司2009年獲得了荷蘭koppe公司麗格海棠的獨家代理權,進行麗格海棠種苗本土化生產已有3年時間,今年的種苗價格也與去年持平。該種苗總監麥德恩認為,種苗價格與成品花價格不無關系,雖然各項生產成本不斷增加,但成品花的終端售價并沒有漲多少,如果種苗商單方面提高價格,就會壓低生產商的利潤。此外,一旦種苗價格提高了,生產商自己擴繁的情況就會更嚴重,但他們沒有專業技術,也沒有足夠好的設施條件,生產出來的成品品質差,售價自然高不了,如此下去便是惡性循環,不利于市場的有序發展。“所以,我們只好自己承擔增加的成本,通過優化品種結構、去掉無效產量、增加有效產量的方式降低種苗成本,從而保障自己的利潤空間。”麥德恩說。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要想做好苗木產銷,不了解市場環境不行
眾所周知,產品的銷售取決于市場的需求,而市場需求的變化又受制于整體經濟環境的變化。苗木產品作為一種生態建設的基本材料,最終都是要銷往建設工程的,因此,一些國家政策、政府行為、社會趨向等宏觀因素的變化對其影【詳細】
500多城市加速建設智慧城市
現如今,我國正處于城鎮化加速發展的時期,但部分地區出現了【詳細】
苗木市場的機遇在哪里
前幾年,苗木市場低迷嚴重打擊了苗木人的自信心,許多苗木人在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迫于壓力或轉行或將苗圃低價轉手,但是苗木市場不可能一直低迷下去,從今年的開春苗木市場已經出現了復蘇的趨勢。目前,苗木市場復蘇的態【詳細】
2017年種子種源免稅進口計劃發布
財政部網站近日發布《關于2017年種子種源免稅進口計劃的通知》,《通知》稱,“十三五”期間繼續對進口種子(苗)、種畜(禽)、魚種(苗)和種用野生動植物種源免征進口環節增值稅。【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