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3年內欲打造七大特色步行街區
不要說外地游客,即便是本地人,一提到佛山有哪些購物休閑的好去處時,都會覺得乏善可陳,不過,這種尷尬與無奈或許在3年后就會得到改變,屆時,佛山也將擁有像北京王府井大街、上海南京路、成都寬窄巷等引以為豪的城市名片。
就在近日,市國土資源與城鄉規劃局剛發布的《佛山市中心區特色步行街區規劃研究》(以下簡稱《規劃研究》)指出,作為佛山城市升級三年行動的重要項目,佛山將依據自身城市特色資源著力打造祖廟東華里、南風古灶等七大中心區特色步行街區,將其建設成為展示佛山城市形象的“金櫥窗”、提升市民生活品質和商業經濟發展的新載體。
逛遍七大街區 盡收佛山城市萬千
“逛完七大街區,佛山這個城市的歷史脈絡、特色特點也就一目了然了”。在周五舉行的《規劃研究》發布解讀會議上,市國土資源和城鄉規劃局用地規劃科科長勞世澤談到佛山要打造的七大特色步行街區時表示,這不僅要給市民和旅游者提供一個休閑娛樂購物的好去處,還要成為展示佛山城市形象的“金櫥窗”和商業經濟發展的新載體。
事實上,作為聞名遐邇的嶺南歷史文化名城,佛山不僅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嶺南水鄉特色鮮明,其經濟實力、產業基礎等也是十分雄厚。然而,與它的名聲極不相符的是,一直以來,佛山的商業網點總量不足,布局分散,業態單一,檔次偏低,缺乏能代表佛山特色、形象的空間物質載體,休閑場所匱乏單一,城市宜居度不夠,愈發不能滿足佛山城市經濟發展、市民生活品質提升的要求。而正因如此,不僅佛山很難給外地游客留下深刻印象,城市吸引力和影響力也明顯不足,每年還有大量的本地消費流向了廣州、香港等周邊地區。
“借助城市升級三年行動打造七大特色步行街區,正是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據勞世澤介紹,7個特色步行街區的選點是從歷史文化、現代都市、產業特色、水鄉風貌等不同的角度出發來詮釋佛山的城市特點的。其中,祖廟東華里和南風古灶體現了佛山的歷史特色,南海千燈湖、佛山新城則體現了佛山的現代文化,而平洲玉器城、陳村花卉世界、樂從沙滘主要體現了佛山的產業特色。
“這幾個是近期條件比較成熟并能代表佛山特色的特色步行街區選點,后期還可根據實施具體情況,將三水大旗頭村、高明阮涌村、順德清暉園、南海西樵錦湖也列入選點范圍。”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所長、高級規劃師何繼紅表示,近期選擇這7個點是充分考慮了區位條件、定位特色、公共交通可達性、業態適宜性等幾個方面。“此外,還需包括規模適宜(20公頃左右),空間宜人(考慮人車分流以及人性化的設計),配套完善等”。
打造城市名片,不是商業街勝過商業街
“可以想象,未來佛山也將會擁有屬于自己的、能佛山人引為為豪的城市名片。”何繼紅認為,就像北京的王府井大街、上海的南京路、成都的寬窄巷,佛山市民不僅會有自己的休閑娛樂去處,外界也會因為特色步行街區記住、喜歡上佛山這個城市。
不過,她同時提醒,佛山打造的特色步行街區不是北上廣等一線發達城市的那種傳統意義的商業步行街,而是具有具有購物、餐飲、休閑、娛樂、旅游等一種或多種功能特質的開放式步行街區。“就像比較知名的日本博多水城、德國的費萊堡綠色步行街區、中國成都的寬窄巷子”,它是由各種類型的步行系統將多功能的建筑和場所聯接起來,步行街區系統組成包括網絡化的步行街、室內步行購物街、聯系室內外人行天橋系統、復合化建筑mall,公園廣場系統。
據了解,傳統的商業街源于歐美上世紀60年代的城市復興,根本目的是為了加強城市中心區的交通管制,保護并刺激中心商業區零售業的發展。而我國自90年代以來也興起了建設步行街的熱潮,包括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東路、廣州的北京路、上下九、蘇州觀前街等。不過,在取得商業成功的同時,僅為商業目的而出現的步行街也逐漸凸顯出弊端,包括功能單一、空間單板、特色缺失,特別是大型購物中心出現后加劇了商業競爭,步行街缺乏更大的吸引力。
“這一現象在中小城市尤為突出,目前珠三角許多中小城市的商業步行街已出現了明顯的衰退現象。”何繼紅表示,佛山之所以不主張發展商業步行街而選擇特色步行街區,是因為像佛山這樣的二線城市很難有北上廣等大城市發展商業街所需的市場支撐,特色步行街區則可以體現出佛山的文化、產業特色,并形成自身的競爭優勢。“而建成后,也將會成為體驗佛山的城市窗口、商業經濟發展的新載體,并以點帶面,優化城市空間結構、改善城市環境”。
特色步行街區解讀與構想
歷史文化型
代表1:祖廟東華里
位于佛山老城中部,屬于歷史文化街區。該地區是佛山是傳統的商業和文化中心,歷史文化底蘊濃厚、傳統風貌特色鮮明,包括22處歷史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包括祖廟和東華里兩個國家級歷史文化保護單位。根據規劃,以祖廟—簡氏別墅—東華里三處文物為核心形成規劃區的公共活動中心和街巷肌理,規模約16公頃,形成極具有文化特色和吸引力的核心。
代表2:南風古灶
位于“南國陶都”石灣中心區,已有5000年的歷史,南風古灶歷史街區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人工景觀資源。片區規模約30公頃,根據規劃片區的核心功能為陶瓷文化、創意產業、陶瓷主題公園等。特色商品以各類陶瓷工藝品為主。
現狀與構想
祖廟東華里一期已經于去年年底正式開業,二期預計七八月份可以完工。據禪城區東改辦常委副主任譚炎介紹,東華里那邊因為涉及到文物保護可以要稍晚一下,但已委托了華工完成了相關的保護方案,正在逐級上報申請。“整個街區將于2016年基本成型”。而南風古灶目前核心區的特色步行街區已見雛形,1506古玩街、中國陶瓷博物館、當代美術館的逐個改造完成,中日韓陶瓷文化節、全國大學生陶藝展等多個活動的相繼舉辦,已為陶文化和陶瓷產品的推廣打造成了一個慢行街區。據南風古灶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瀅介紹,區內的石灣公園內將打造陶藝星光大道、水上展覽館、陶瓷時光長廊等,定期舉辦文化交流活動和陶瓷展覽活動,打造步行街區的陶瓷文化主題特色,改變石灣公園目前社區公園的性質和作用。此外,還將在周邊配套酒店、電影院、餐飲、酒吧等,為特色文化街區配套商業功能。
現代都市型
代表1:千燈湖片區
區位于南海桂城的中軸線上,是南海新城市中心區,定位為廣東金融高新技術服務區,經過十多年的建設,已初具規模,形成融合金融區、現代商業的城市客廳。該街區將形成以保利水城(商業購物)、金融廣場(休閑文化)、北島藍灣(娛樂活動)為中心的3個核心商業休閑中心,每個中心規模各20公頃左右。
代表2:佛山新城公共文化綜合體
佛山新城是佛山中心組團新城區,定位為“佛山市的中心城區,中央商務區、總部經濟發展區、公共服務配套區,具有濃郁嶺南風貌的綠色新城”。佛山新城公共文化綜合體文化mall的規劃設計工作已經完成,目前正在實施中,總規模約24公頃,以文化休閑為主題,匯集了文化、商業、休閑、會展、博覽、娛樂等多種功能。
現狀與構想
桂城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李柏添表示,千燈湖下一步初步設想是依托目前千燈湖已經形成的商業基礎,對千燈湖片區的公有物業進行整合、改造,圍繞休閑、時尚、健康等元素,引入新的商業企業和商戶,提升人氣。近期內著重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宣傳整合和策劃,完善區域內標牌標示;二是提升和完善交通配套,對海五路進行改造成區域的景觀大道,并探索微交通(電瓶車)的可行性。通過改造和提升,使北至汾江河、南至雷崗山,東至金融廣場都有立體步道(如天橋、隧道)相連。三是完善區域內的配套設施,如近期開通了千燈湖游艇,在市民廣場設置旅客中心。增加文化配套的設施,如群眾周末舞臺、金海橋旁邊正在建設藝術畫廊。
山新城管委會文化中心項目部部長林慶宇介紹,目前文化中心里的圖書館、檔案館、青少年宮、科技館等都以主體結構封頂,預計到2013年除方塔、博物館外均可完成建筑主體施工。文化中心內計劃設置13座天橋、隧道等,聯通各建筑地面及負一、二層,以及東平水道濱河公園等。
產業特色型
代表1:平洲玉器城
平洲玉器城發展至今已有30年歷史,目前已形成了集玉石集散地、加工、批發、零售于一體的產業,是國內著名的玉器市場之一。根據規劃玉器城規模24公頃,擬打造一個集玉石交易、產品展銷、商貿、旅游、休閑為一體的中國AAAA級國際玉器旅游購物商業景區。
代表2:陳村花卉世界
座落于素有“千年花鄉”美譽的順德區陳村鎮,總占地面積一萬畝,匯集世界各地花卉企業300多家,是國內最大的花卉交易市場,是集花卉生產、銷售、科研、花卉展覽、花卉觀光旅游于一體的大型花卉交易中心和花卉文化主題公園。
代表3:樂從沙滘
擁有座落于素有“中國家具之都”樂從鎮的全國最大規模的家具市場樂從家具博覽中心,以及相鄰的鄰沙滘歷史文化街區。
現狀與構想
平洲玉器城已做了總體性的規劃,步行體系、地下停車場、環保電瓶車等都在考慮范圍內。桂城街道公有資產辦副主任、玉器街管理辦主任孔祥澤介紹,近3年準備投入2億元做好區內的琢寶園、璞玉園等兩個項目,并計劃開挖一條人工湖,將東平河水引入到玉器城,屆時玉器城內的餐飲區約20%面積是水體區。而樂從沙滘相關的細化規劃以及建設安排目前還沒有確定,但前期基礎工作由于該片區產業處于升級轉型期故早已在推動進行當中。為改變當前配套匱乏、產業發展模式落后等現狀,將對該片區的家具產業繼續進行充分整合,例如推動商業與物流分離,增加建設家具博物館等休閑娛樂元素。
編輯:dongjing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地方品質在城市規劃發展中至關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詳細】
廣州: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上出新出彩
10月2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永慶坊沿街察看舊城改造、歷史文化建筑修繕保護情況,走進粵劇藝術博物館,同粵劇票友親切交談,希望他們把粵劇傳承好發揚好。習近平總書記聽取了廣州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匯報。他指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