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控初見成效 月季種苗銷售兩極分化
供應規模
作為鮮切花的拳頭產品,月季切花的產銷規模一直排名前列,然而受限于種苗品質及品種,月季切花的出口一直不暢,主銷區仍集中在港澳及東南亞地區,針對日本、澳大利亞等高端市場的出口量小。2012年,月季切花種苗供應總量約為1.4億株,生產地集中在云南省,其中由企業和專業合作社生產的種苗占市場總供應量不到30%,農戶自繁的種苗仍然是市場主流。
銷售概況
由于種苗生產主體沒有發生較大變化,因此月季切花種苗的市場價格基本與去年持平。其中農戶自繁的月季種苗,紅色系品種單株價格約為0.5元,雜色月季根據品種差異,單株價格在0.5元至0.8元。企業專業化生產的種苗價格較高,平均為每株1.5元,且供不應求,個別專利品種價格甚至高達每株3元。采用設施化育苗,基質栽培的月季高品質種苗,不僅生根效果和產花率較高,而且產出的切花品質明顯優于普通扦插種苗。
供應品種
市場主流的紅色系品種‘卡羅拉’、‘黑魔術’、‘影星’等老三樣仍然占據著半壁江山,雜色月季的‘瑪麗亞’、‘假日公主’、‘維西利亞’、‘芬得拉’延續著上升勢頭,‘冷美人’、‘粉佳人’、‘誘惑’等品種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品種。此外,多頭月季切花也形成了穩定的供貨量,多頭桃紅、多頭黃燈品種頗受市場歡迎。由于月季種苗生產無序競爭,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交易中心通過育種企業、拍賣市場、農戶三方合作的方式,推廣新品種,農戶在通過新品種月季切花盈利后再交付專利費用,使得月季新品種推廣跳過了種苗生產企業,加快了新品種推廣速度。
市場前景
種苗市場兩極分化的現象越來越明顯,高品質月季切花種苗供不應求,價格和利潤空間都能得到保障,專業化生產規模在不斷擴大,而農戶和小作坊自繁月季種苗市場競爭激烈,相互之間大打價格戰,生存艱難。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花農合作社逐漸成為種苗生產的主體,他們在質量控制和品種推廣方面明顯優于個體戶作坊,成為種苗行業的新生力量。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花卉界兩項成果獲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1月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北京揭曉。花卉領域兩項成果獲獎,分別為南京農業大學菊花課題組負責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南京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教授陳發棣主持完成的【詳細】
要想做好苗木產銷,不了解市場環境不行
眾所周知,產品的銷售取決于市場的需求,而市場需求的變化又受制于整體經濟環境的變化。苗木產品作為一種生態建設的基本材料,最終都是要銷往建設工程的,因此,一些國家政策、政府行為、社會趨向等宏觀因素的變化對其影【詳細】
500多城市加速建設智慧城市
現如今,我國正處于城鎮化加速發展的時期,但部分地區出現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