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全力建設“三宜”濱海名城
從今天召開的秦皇島市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了解到,今年,秦皇島市將以“宜居宜業宜游、富庶文明和諧”濱海名城建設為目標,大力實施旅游立市、產業興市戰略;把穩增長作為首要任務,調結構作為主攻方向,改革創新作為強大動力,統籌城鄉作為重要舉措,改善民生作為根本目的,統籌兼顧、積極作為,錯位發展、彰顯特色,推動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為此,該市將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推動區域經濟快速發展。落實沿海地區發展規劃,率先把沿渤海、環京津的難得雙重優勢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突出抓好重點項目建設,全年安排千萬元以上項目400個以上,完成投資570億元以上,同比增長20%;切實加快產業集聚步伐,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年內完成投資50億元以上,90%的園區實現“九通一平”,力爭儲備土地5000畝,實現各縣區都有省級園區;不斷提高對內對外開放質量和水平,突出產業招商和園區招商,推進以商招商,著力提升外經貿規模和水平;有效擴大消費需求,優化消費市場布局,建立健全農副產品流通體系,確保房地產企業和房地產市場穩健運行。
力促旅游、文化、生態互融并進。加快旅游產業發展,按5A級景區標準規劃控制建設全市域,以旅游立市百項工程為載體,加快推進棲云山度假區等中高端項目建設,加快鄉村旅游業發展,力爭年接待游客達到2300萬人次以上,旅游總收入突破200億元;推進文化強市建設,完成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任務,加強文化品牌建設,促進文化與各領域融合,提升文化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提升生態環境質量,爭創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和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努力打造全國生態文明先行區。
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實現產業鏈拓展和價值鏈提升;做大做強裝備制造業,突出船舶修造、電力裝備、工程機械、高速鐵路設備、專用設備等領域;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盡快擴大、提升數據產業、電子信息、新能源、生物醫藥等比較優勢的領域的發展;拓展西港東遷、煤炭交易市場、臨港物流園、空港物流園區等現代服務業尤其是生產型服務業發展,謀劃建設秦皇島金融區,大力發展生活性服務業,加快會議會展、總部經濟等發展步伐。
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抓好全省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試點工作,確保取得階段性成果;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強化農業科技創新,全力培育都市型、生態型沿海現代特色農業;創新農業經營方式,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加快培育肉雞、生豬、海洋產品等9大優勢特色產業帶,農業產業化經營率達到66%;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推進公共財政向農村傾斜,技術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形成特色主導產業,加速撫寧、昌黎縣城與市區同城化發展,加快重點鎮擴容升級,勞務經濟總量達到48億元。
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健全規劃體系,實施全域發展戰略規劃;完善基礎設施,北戴河機場爭取年底前試運營,火車站片區與站房同步使用,津秦客專與連接的路橋全部貫通,北戴河新區污水、中水、供熱等實現配套完善;塑造特色魅力,金夢海灣、海陽鎮、海港區西部四村等重點片區加快開發步伐,提升公園、游園功能和品位,改造老舊小區,不斷增加綠量,持續抓好街區改造亮化和街景整治工作;提升管理服務水平,實施數字城管升級工程,完善數字指揮系統,數字城管延伸和覆蓋老舊小區,做好老舊小區物業管理等工作。
加大改革創新力度。深化事業單位、財稅體制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穩步推進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監管,積極穩妥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完善村級財富積累機制;做好全國首批旅游和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北戴河和北戴河新區試點工作取得實質性成果,試點優勢轉化為具體政策支持和發展推動力;推進以科技創新為重點的創新型城市建設;力爭民營經濟增加值增長15%,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70%以上。
編輯:dongjing
相關閱讀
河北省第二屆(秦皇島)園林博覽會開幕
7月16日,河北省第二屆(秦皇島)園林博覽會在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棲云山腳下剛剛落成的園博園開幕。建成的秦皇島園博園占地總面積2000畝,總投資18億元,是秦皇島歷史上規模最大、投資最多的單項綠化工程。【詳細】
帶你走進碣石國家公園去看一看
2017年年初,秦皇島市昌黎縣提出按照"創新型國家公園模式",將碣石山風景區周邊102平方公里區域打造為碣石國家公園的戰略發展目標。【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