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中打造城郊型濕地明珠
湘江一級支流漣水,上世紀50年代在雙峰縣杏子鋪筑起大壩,形成水府廟水庫,跨婁底、湘潭兩市4縣(市、區)。這片水域面積5591公頃,庫容5.6億立方米,相當于9個杭州西湖。
“這是湘中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城郊型濕地。”省林業廳專家徐永新介紹,在我省的濕地版圖上,北有洞庭湖,南有東江湖,中有水府廟,分別代表了內陸湖泊型、高山水庫型、城郊生態型的濕地類型。
水府廟濕地,位于長株潭城市群西側,距婁底城區僅8公里。2007年,水府廟列入國家濕地公園建設試點。專家稱,水府廟打造濕地公園,不僅能提升婁底的城市品位,也將成為長株潭的“綠色屏障”。
罕見的物種資源庫
丘陵起伏,漣水蜿蜒流過,在婁底納西陽河、孫水后,恰如“長藤結瓜”,繪就水府廟濕地景觀。
水府廟濕地1.07萬公頃,呈東西帶狀;水域5591公頃,婁底的3個縣(市、區)、湘潭的湘鄉市各占一半。省林勘院專家在野保調查中發現:“水府廟作為城郊型濕地,其水岸線長達180多公里,有36個島嶼,造就的物種豐富性,為全國同類型濕地所罕見。”
地處華中和華南過渡帶,這里的植物有沉水、挺水、浮水及濕生等類型,其完整性、豐富程度在同類濕地中首屈一指;這里有銀杏、金蕎麥、野大豆、喜樹等國家一、二級保護植物,現有維管植物147科,464屬,802種。
這里棲息著虎紋蛙、赤腹鷹、紅隼、小靈貓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名貴魚類如粲條、紅鰭鲌等,具有較強的華南區系和多區滲透的雙重特征。
從雙峰縣境內的大壩,至婁星區孫水河一帶,水府廟濕地水草、藻類生長茂盛,淺水灣小魚游動,引來數量龐大的候鳥,已成為省內觀賞白鷺的著名景區。
正是著眼保護珍貴而罕見的物種資源庫,規劃建設中的水府廟濕地公園,分為水府廟水禽、魚類、森林生物多樣性保護區和漣水濕地風光保護帶。
目前,婁底、湘潭兩市都已成立了濕地保護機構,完善道路建設;已投入1000多萬元,用于“搬遷”養魚網箱上岸。婁底市還投入200萬元,探索濕地社區共管模式,區域內每個村都設有專門的巡護員,保護濕地生態。
編輯:gloria
相關閱讀
趙泰東:韓國江陵市鏡浦濕地修復計劃和現狀
從20世紀60年代,鏡浦濕地進行了大范圍的農耕地開墾,居民對鏡浦湖進行了圍湖造田,湖水面積也越來越小。隨著世界上對于濕地修復的重視,在鏡浦濕地也開始進行了修復的進程【詳細】
安徽5年新增濕地17萬公頃
記者從近日召開的加強安徽省濕地保護地體系管理有效性項目(GEF項目)終期評估會上獲悉,自2013年12月以來,安徽新增濕地面積17.53萬多公頃,濕地總面積達104.18萬公頃,占省國土面積的7.47%。【詳細】
云南省第一個以濕地命名的保護區
高原出平湖,難能可貴,于是人們習慣性地把這些大湖大河稱為“海”。知名的麗江拉市海,不是海卻有比海景還要美的海景。【詳細】
湖南一被人遺忘的國家級森林公園
踏歌且行九萬里,醉度青華幾十年。大家好,我是你們的昊哥。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在張家界市被景區包圍的國家原始森林公園。這里古木參天,風景獨特,不用看景區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