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通苗木再次叩開歐洲市場大門
工人們把苗木的根用介質土裹上,外面用塑料紙包扎好。
江蘇綠大海永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苗木栽培情況。
12月6日,江蘇綠大海永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出口的9萬株木槿、錦帶等苗木在荷蘭口岸順利入關。苗木重返歐盟市場,南通結束了近10年來無苗木出口的歷史。
南通花木種植在全國有一定名氣,曾先后有苗木、鮮切花等出口國外。10年前,因種種原因,我市苗木退出技術壁壘森嚴的歐盟市場。
我市苗木為何能再次叩開歐洲市場大門?8日,記者隨南通檢驗檢疫局植物檢驗檢疫處工作人員一同前往綠大海永公司在崇明島上的苗木基地探訪。
從海門市臨永汽渡登輪跨過長江北支水道,海永鄉就在腳下。車行五分鐘,就到了綠大海永的苗木繁育基地。成片的紅葉石楠翠綠中夾雜著鮮艷的紅色,在寒冬里顯得分外搶眼,羽毛楓、玉蘭等苗木生機勃勃。
不遠處的企業廠區內,工人們將一種名為錦帶的苗木在高壓水龍頭上沖洗,洗凈的苗木根部不沾半點泥土。隨后,工人們把苗木的根用介質土裹上,外面用塑料紙包扎好,整齊地碼放在木制的框架內。木框隨后被裝進恒溫恒濕的集裝箱。公司技術人員介紹,這些苗木將在海上航行22天后到達荷蘭,再進入市場交易。
由于前期實驗室檢測已經完成,此次登島,植檢處工作人員重點進行現場查驗,核對貨證是否相符、包裝是否符合要求,進行集裝箱查驗。婁少之副處長介紹,出口歐盟的苗木檢疫要求非常嚴格。苗木必須“洗浴”干凈,不能帶有絲毫土壤,不能帶有昆蟲、真菌、細菌等100多種有害生物,維持營養的介質土須經過滅菌處理。
南通苗木重返歐盟市場,緣于一位海外華人的現代農業夢想。2005年,海外華人秦小明來到海永鄉,洽談建立園藝出口基地,他的理想是最終在這里建成類似荷蘭阿斯米爾鮮花拍賣市場規模的苗木交易市場。這與海永鄉借助崇明生態島的優勢,大力發展觀光農業和休閑旅游業的思路不謀而合。雙方隨即開始合作,短短幾年內,綠大海永公司租用地塊從當初的40多畝擴大到180多畝。
“中國的苗木在國外一直是低端形象,雖然出口量在世界占據優勢,但卻無價格優勢。”秦小明說,破除這種怪圈,必須打破傳統的農民散戶種植模式,走規模化、標準化的道路。 在南通檢驗檢疫局的幫助下,結合從歐洲帶回了的全套苗木栽培標準,綠大海永公司建立起一套較為完善的質量控制體系,內容涵蓋質量目標、基地種植、有害生物防疫和檢測、質量溯源等。
“ 我們要靠完善的質量控制體系,擺脫地攤貨的形象,讓中國花農也富裕起來。”秦小明說。
應荷蘭客商要求,首批苗木提前1個月,定于今年11月初裝箱出口,此時,許多準備工作還未完成。能否再次叩開歐洲市場大門,首批出貨是關鍵。獲得信息后,南通檢驗檢疫局立即組成專業技術隊伍,分成注冊、查驗、實驗室3個技術組展開工作。他們提前開展實驗室預檢,為按時出口創造條件;與荷蘭客戶充分溝通,規范了植物檢疫證書的內容。
11月5日,南通檢驗檢疫局為綠大海永公司頒發了近10年來我市首張苗木植物檢疫證書,確保了首批苗木在歐盟口岸順利通關。
記者昨日獲悉,第二批7.5萬株木槿、玉蘭已查驗結束,貨物順利放行。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灌木類苗木該如何應對市場
2018年春季苗木栽植已接近尾聲,今年在灌木類苗木銷售中遇到幾個問題和感受在這和大家分享。【詳細】
南通生態通廊:城市與自然交融的景觀飄帶
部分城市在快速發展過程中對環境破壞和對生態系統的忽視,導致了植被、土壤、河流和湖泊退化,從而引發了諸如洪水、內澇和水污染的危機。AECOM則一直伴隨著南通這座城市的發展并且持續為其綠色建設出力,主要項目包括【詳細】
苗木產業下一個熱點之生態苗木
生態苗木,顧名思義,就是為生態建設而使用的綠化苗木。現在,因為苗木市場的疲軟,大家都在熱議,走生態苗木之路是否能擺脫目前的困境?什么地方能用到生態苗木?哪些樹種可以做生態苗木?【詳細】
要想做好苗木產銷,不了解市場環境不行
眾所周知,產品的銷售取決于市場的需求,而市場需求的變化又受制于整體經濟環境的變化。苗木產品作為一種生態建設的基本材料,最終都是要銷往建設工程的,因此,一些國家政策、政府行為、社會趨向等宏觀因素的變化對其影【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