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南昌城市角色定位的猜想
南昌有獨特資源
說起戛納,人們自然會想到“戛納國際電影節”;聊到大連,人們自然會與“國際服裝節”聯系在一起;談論青島,人們印象最深的便是“啤酒節”……而只要一說到南昌,大家第一印象就是軍旗升起的地方。
眾所周知,八一起義是南昌的獨有資源,“八一”品牌是歷史給予南昌無與倫比的饋贈。世界正是通過八一起義這一重大的歷史性事件了解南昌這個內陸城市。所以,南昌最具個性、最有影響的文化和品牌是“八一”。它的影響力如此之大,以至于誰都不能忽視它的存在,在新中國成立后任何時期的南昌城市建設,都有用八一命名的城市標志性建筑,八一大道、八一禮堂、八一大橋、八一起義紀念塔、八一廣場、八一體育中心等等。而且政府部門也有意推廣這一城市品牌。在2007年,我國首次舉辦的軍樂節——南昌軍樂節就在南昌隆重舉行,活動中,軍樂表演場場爆滿,群眾參與激情高漲,以致不少人贊成將南昌的城市定位為“現代軍都”。
南昌有悠長歷史
不過,“八一”兩字是否能夠完全代表南昌城市形象?當然,它不是唯一的。在此之前,南昌城還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文化積淀,這也是南昌城市的魅力所在。
“人杰地靈”成語出處就在南昌,悠久的豫章文化在中國文化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一直作為豫章都會的南昌,自古便是人文薈萃之地。歷史上南昌誕生了許多杰出人物,加上許多外地的名流雅士、騷人墨客游歷于此,真可謂“俊采星馳”、“勝友如云”,是名副其實的“人物盡東南之美”的文化名區。同時,山川秀色也因名人駐足留題而成名勝,像“豫章十景”至今仍為人們所稱道,“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在其傳世名篇《滕王閣序》中,對南昌“人杰地靈”的贊譽絕非虛妄。而今的南昌作為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積淀也鑄就了南昌城的特色魅力。許遜、王勃、八大山人以及萬壽宮、滕王閣、青云譜等眾多名人名勝,便是南昌“人杰地靈”最好的例證。
城市形象緣何模糊?
看似南昌獨特資源不少,歷史文化沉淀也深厚,但優勢多了就讓人難以取舍,因此之前南昌的城市形象定位鮮有令眾人滿意的,城市形象也一直相當模糊。
對南昌的城市形象定位也許見仁見智,看似簡單,實則復雜。有網友說的好:“規劃師見南昌有山有水,會稱之為‘旅游天堂’;區域經濟研究者看到京九和浙贛鐵路在此交匯,或會稱之為‘樞紐城市’,行政官員也許會稱之為‘南方大連’等等,這些說法都可稱之為城市定位,但究竟全面與否,還須思索再三。而南昌在轟轟烈烈的城市發展背后,實際上一切都還顯得倉促而模糊。”
城市形象打造同樣也是一個系統工程,城市規劃設計,能讓城市價值的消費者直觀的了解關于一個地方特性的信息,為一個城市提供了發展的框架與輪廓;富有遠見的城市規劃,會使一座城市如同藝術品一樣呈現在人們的眼前,如法國的巴黎、英國的倫敦、意大利的佛羅倫薩和威尼斯。
專家認為,對于南昌兩千年的文化歷史,定位必須要準確。要對城市各種資源分析和概括、提煉,這直接決定城市的形象定位。因此,對城市形象資源的取舍上,必須認真分析、分清主次、科學取舍,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和“煮上一鍋粥”的態度。也只有這樣的定位,方能揭示南昌這個城市區別于其他城市本質的差別,創新個性化的城市形象,引領城市自身發展。
南昌周邊城市形象咋定位
良好的城市形象,不僅能折射出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同時能形成一種強大的凝聚力、輻射力,成為擴大對外交往、吸引投資與游人的“金字招牌”。南昌周邊城市形象是咋定位的呢?以下選取了杭州、武漢、長沙三個城市,列舉了它們比較出名的定位口號。
杭州:東方休閑之都
2007年,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杭州的系列品牌,“東方休閑之都”成為對杭州服務業里的旅游休閑城市形象的子品牌。
在確定這個品牌前,杭州也想過其他的說法,比方說幸福之都,又比方說愛情之都,可如果把杭州的歷史文化、自然山水、人文,各種要素綜合在一起看,都覺得這些不能概括杭州的城市特質,無法涵蓋杭州的城市精神。
當初,杭州在做旅游總體規劃時,邀請了國際國內的兩撥專家。一撥是來自西班牙的專家,另外一撥是來自北大的專家。他們普遍認可,杭州是一座文化燦爛、生活舒適,但又不乏創意的城市。這座城市發展什么都不如發展旅游。曾經做了153年的南宋都城,這座城市的人們很早就懂得如何生活,懂得支配財富,實現人生幸福。所以,休閑,杭州古來有之,是城市的基因、DNA。
其次,是東方的概念。首先這個“東方”是把它放在全球視野來看:中國位于全世界的東方,杭州在張揚這個概念時,充分以杭州城市精神和旅游形象來詮釋東方文化,杭州要在中國東部的東方建立一個休閑之都。于世界來講,杭州代表中國乃至亞洲的文化;對中國而言,杭州又是典型江南文化的代表。
杭州所處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古來有之的休閑精神,讓東方休閑之都來概括,就再好不過了。目前,杭州正致力打造成國際旅游目的地城市,著力提升城市國際化程度。
武漢:大武漢,大都會
2009年11月,武漢首次召開旅游發展大會,描繪未來旅游發展宏偉藍圖:到2015年,武漢將打造兩江四岸、東湖水都、東方馬城等城市旅游三大核心板塊,形成“大武漢,大都會”的總體形象,旅游總收入逾1000億元,并把武漢建設成為中部地區最大的商務會展型和都市休閑型旅游城市,成為中部地區的旅游中心城市。
武漢將整合旅游資源,形成“一心三核、一圈十六區”的總體格局。其中,“一心”是指城市旅游中心,包括兩江四岸、大東湖和泛金銀湖等三個旅游集聚區。“一圈十六區”是指由環繞中心城區的16個旅游區,包括木蘭生態旅游區、道觀河旅游區等。
在三個旅游集聚區內,將打造三大核心板塊——兩江四岸區域突出自然、歷史、文化等景觀,建成城市旅游形象地標區;東湖水都則以東湖為核心,以六湖聯通生態水網工程為契機,開發都市湖泊旅游產品;東方馬城則打造成武漢國際歡樂馬都,形成中國內陸地區第一個以馬彩為特色的城市娛樂度假品牌。
長沙:山水洲城,快樂之都
長沙旅游局官網首頁,“山水洲城,快樂之都”的口號非常顯眼,這也是長沙致力打造的城市旅游形象。
長沙對這個口號是這樣解釋的,長沙,是一片多情之地,是一座快樂之都;是一座聞名中外的歷史文化名城,至今已3000多年;風光秀美,山水迷人;人才輩出,科技、教育、出版、體育、文學、電視等各個領域的湘軍分別從這里崛起,在全國大放異彩;長沙是一座舌尖上的城市,來長沙旅游,吃是少不了的;是一座魅力四射的城市,娛樂文化聞名全國,早已被當作一種文化現象。
長沙決定用15年左右的時間,在基本建成區域性中心城市的基礎上,把長沙建設成為區域性國際城市。圍繞這個總的目標,考慮分三步走:第一步,2011年到2015年,積極融入國際化進程,建成區域性中心城市。第二步,2016年到2020年,全面提升國際化水平,基本形成區域性國際城市框架。第三步,2021年到2025年,力爭建成國際化城市,確立區域性國際城市功能和城市國際化形象。
寧波:書藏古今,港通天下
2009年8月,寧波城市形象主題口號正式出爐:書藏古今,港通天下——中國寧波。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車公莊19號院景觀改造
設計師既是場地修繕者也是直接使用者,采用多方共謀共建的方式,以生態、健康、友好作為核心手段,修復大院環境,創造活力新生。建成后社區環境大幅度提升,社區鄰里互識,溫暖度開始回升,成為綠色創新友好的健康示范項目【詳細】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按照“古風古韻 生態生活”的設計原則,淡化商業、娛樂功能,力求“水清、樹綠、景美、生態優”,回歸園林藝術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遙津”【詳細】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本屆園博會主題為“千里通波、大美運河”,園博園占地面積196.7公頃,規劃建設有“一帶三區”,即:運河風光帶,城市展園區、專類植物展園區、綜合服務區,建成13個城市展園和滄州坊商業街羅列其中【詳細】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打造全球首發中心、首發首秀首展紛至沓來、科幻企業云集……現如今的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吸引科技、科幻、體育、文化、商業等產業集聚。記者近日獲悉,一季度首鋼園舉辦各類活動會展78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