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濱江月季園國慶七天很受傷
國慶期間,紅谷灘濱江月季園吸引了不少游客。然而,不少市民向本報反映,一些游客見園內月季花漂亮,便隨意偷采,而且,景區內的不少植物下積存了垃圾,一些雕塑和石像也成了游客的納涼棲息地,這些不文明的游園現象,破壞了公園的整體景觀。
現場:只見枝干不見花朵
昨日,市民呂女士向本報反映,5日,她與家人到濱江月季園游園,發現不少游客隨意采摘園內的月季花。“還有不少游客踐踏花盆布景、亂扔垃圾,甚至在雕塑石像上刻畫。”
接到市民反映后,昨日14時許,記者來到濱江月季園。記者看到,景觀區外側的幾株月季花已慘遭毒手,粗粗的枝頭上已不見花朵,留下人為折斷的痕跡。
而在游步道和月季長廊,記者看到,數張供游人休息的石椅下,或散落著幾張破舊的報紙,或灑滿了瓜殼果皮,而就在這些石椅附近,擺有垃圾桶。現場一名清潔工告訴記者,園內有人員巡守,一些游客便將垃圾丟向樹林或花堆等隱蔽之處,打掃起來十分困難。
專家:摘花折枝后難以成活
“這些月季都是經過長期呵護才長得這么好,市民在家中養得話存活率并不高。”市園林局專家表示,經過摘花折枝后的月季難以成活,“希望大家愛護這些花草和園內的公共設施,文明游園”。
執法部門:游客流動性大執法難
對此,市園林局執法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執法部門將加大巡查力度,并及時對這些市民進行勸阻。不過,該負責人坦言,由于執法辦人員有限,而游客流動性強,這對于他們的工作帶來了相當大的難度。
編輯:amon
相關閱讀
花卉界兩項成果獲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1月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北京揭曉。花卉領域兩項成果獲獎,分別為南京農業大學菊花課題組負責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南京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教授陳發棣主持完成的【詳細】
北京盆花淡季來襲行情持續走低
7月以來,天氣炎熱,北京盆花市場迎來淡季,整體銷量下滑,走貨緩慢。紅掌價格與上月相比無較大變化;蝴蝶蘭主要為租擺拿貨,價格與上月持平;鳳梨品質高的走貨量大;綠植、小盆花等走貨量下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