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年40歲的耿瑋是云南省羅平縣蘭協秘書長,亦是“金玉蘭苑”的苑主。他培育了以羅平春劍、春蘭、送春為主的蘭蕙百余盆,在選品、鑒賞方面頗下苦功,并立志選育羅平蘭花的園藝栽培品種,抱定“十年磨一劍”之志,期望有一天能將羅平蘭花發揚光大。日前,記者采訪了耿瑋,他表示當前云南蘭花發展存在三大誤區。
首先是蘭花鑒賞方面存在誤區,主次顛倒,背離評鑒觀賞的美學規律。他認為,瓣形端莊、色彩艷麗的正格花是觀賞的主流,形態變異的畸形花只是有益補充。“從植物遺傳學的角度看,畸形花的變異非常稀少,喜歡這種花的人會高價囤積。但從園藝栽培觀賞的角度看,并不是所有畸形花都能成為傳世的園藝栽培觀賞品種。蘭花是消費品,最終要走向市場,要得到大眾的認可。”耿瑋說。
其次是蘭花栽培上存在誤區。耿瑋認為很多人對蘭花的認識有偏差,片面追求發苗率和壯苗,某些蘭友采用高恒溫、高恒濕、高氮肥,導致植株生殖生長與營養生長失衡,造成株葉徒長,假鱗莖變小,植株營養物質儲存不足、抗逆性退化,花開不好,變換環境后就很難養,阻礙了蘭花的推廣。“很多蘭友認為蘭花葉片長就是栽得好,殊不知蘭花由野生變為家栽,就是要使其由粗糙變為精致,通過馴化使其植株變矮,葉片變寬、變短,花瓣變短、變厚,色彩變得更艷麗、穩定,整個植株達到最佳的花葉搭配,由精致而至和諧,不斷提高觀賞性。”耿瑋說:“養蘭可以運用科技手段,但注意要能使蘭花進化,反之則證明路子可能不對。”
再次是蘭花銷售上存在誤區。“很多人認為蘭花市場已經飽和,蘭花賣不出去,其實這是一種假象,是產供銷脫節的表現。我認為現有的蘭花生產能力還遠未滿足消費市場需求。”耿瑋說:“此外,一些人在認識上也存在誤區,總認為蘭花是暴利的代名詞,可以使人快速致富。在暴利的推動和貪婪的驅使下,大家都浮躁狂妄,夸大其詞,拼命炒作,引起社會的誤解和反感,給蘭花產業發展制造了障礙,這就需要正面宣傳,促進蘭花產業健康地發展。”耿瑋還認為,發展蘭花產業需要“兩條腿走路”,要同時發展高精尖消費品和普通消費品,靠生產技術、生產能力、數量取勝才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耿瑋向記者表示,中國蘭花作為高級精神消費產品,遠未滿足國內市場需求,而國際市場也存在巨大潛力。中國蘭花要走向全世界,最重要的是生產出符合消費市場需求的商品蘭花。今年,蘭花市場經過大浪淘沙、反復洗牌,瓣形和色彩重新成為主流,反映出蘭花發展方向開始趨向大眾審美,充分說明蘭市開始理性回歸。“云南蘭花市場持續低迷使很多人損失慘重,但我認為他們不應因噎廢食,而應用理性的眼光看未來。目前市場低迷是一個必要的過渡階段,大浪淘沙可以把對蘭花事業發展不利的因素沖洗掉,把導致蘭市大起大落的熱錢淘出去,把不愛蘭花、只愛錢的人逐走,沉淀下來的才更穩定、更健康、更利于發展。告別了資源輸送時代,讓消費型蘭花大行其道,這才是云南蘭花產業的真正開端。”耿瑋說。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22u.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