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久久久蜜芽,中文字幕乱码亚洲精品一区,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专区人妻系列日韩精品

別讓蘭州濕地再失地——生態(tài)宜居城市建設的現實思考

2011-06-17 13:39:36    作者:王占東,唐華偉     來源:科技鑫報     瀏覽次數:


蘭州濕地公園(施梓慶/圖)

  6月10日,來蘭旅游的浙江游客張亮,站在黃河橋上憑欄遠眺,被兩山的雄奇、大河的柔美以及眼前不時飛來馳去的游艇陶醉了!“蘭州這么美啊!”這是公元2011年初夏的蘭州,風光秀麗的黃河風情線,在火熱的季節(jié)里,一片艷陽滿地、芳草連天,宛如一條激情跳動著的綠色生命帶,鑲嵌在絲路重鎮(zhèn)。站在氣勢壯闊的小西湖大橋上,東西望去,一座座河中綠色的灘島,在葳蕤草木的裝點下,綻放著出水芙蓉般的姿容,那儼然是水中的藍寶石。

  濕地、灘涂在城市建設過程中其生態(tài)功能、經濟功能、社會功能日漸顯現。在生態(tài)宜居的城市建設中,蘭州該從黃河及其孕育的灘涂風景中想些什么并做些什么呢?

  A現狀河中之洲如蘭州藍寶石

  與外地游客不期而遇的瞬間,讓已在蘭州生活了幾年的記者一時間內有一種恍恍然的感覺:是?。√m州真的很美??!

  沿著北濱河來觀賞河中之洲的芳容,更是一種美的展現。

  龍源是蘭州近水公園之一,置身其中,放眼望去,一座座水中綠島猶如一塊塊藍色的寶石,鑲嵌在大河之中,美不勝收。每一座小島都是草木繁盛,綠意蔥蘢,在陽光的照耀下,島上的每株小草、每片樹葉都透著綠油油的光亮,真是“近水樓臺先得月”般的潤澤!

  而站在氣勢雄偉的小西湖大橋上,整個黃河、島嶼、與北岸的高山、南岸的城市、空中的白云融為一體,天水一色,水光交融。

  一座比小西湖大橋更為雄壯的大橋近了。那就是連接蘭州西固和安寧的跨河大橋——銀灘大橋。而更讓我們感慨大自然神奇的,就是這座橋下水草連天、煙波浩渺、魚翔淺底、棧連水面、上下天光、云影徘徊期間的蘭州濕地公園。

  進入公園,沿著蜿蜒曲折的親水棧道,人便進入了水草的世界,如同在水上飛一般,欣賞著水中的風景和一片連著一片的蘆葦蕩,這里儼然是電視中的蘆葦湖泊畫面。尤其是一只只鴨鵝,一群群潛游的魚兒悠閑地游過,更為這片河中灘涂增添了靈性和靈秀。

  B追溯蘭州曾是多灘多洲之地

  追溯歷史我們發(fā)現,蘭州歷史上的河中洲島卻是別有一番景象,及至上世紀80年代,蘭州還有很多地方都是河中的洲灘、島嶼,而及至清朝以前,蘭州更是牧歌式的水城,如果要再向歷史的深處探詢,歷史上的蘭州,曾經有著亞熱帶的氣象……

  據甘肅省地方史志學會會長張克復介紹,歷史上,蘭州有水的地方不止于黃河及兩條南河道,尤其是黃河水道南切,水系進城中,西固到桑園峽,沖出有很多天然的岔道港灣,像馬灘、金港城、卷煙廠這些今天蘭州人熟悉的地方,都曾是黃河河水系上的小島;而現在的民主路、白銀路過去就是黃河的河道,今天的西津路,就曾是黃河邊的渡口,像閔家橋、一只船都曾是蘭州的水系之地。

  雁灘南河道,歷史上最西的閘門在現在金昌路北口處,遠比現在的南岸道要大,今天的南河道,大體是原來南河道流經的地方。這些景觀,在20世紀60年代還依稀尚存。當時,雁灘、馬灘因良好的生態(tài),曾被譽為蘭州左右的兩個肺葉,后來因用地需要,大量的人為截流利用河灘,景觀都已作古了,但古時蘭州四區(qū),竟是河水交錯之地,并非傳說。

  總之,像今天的西津路曾有黃河邊的渡口;車水馬龍的民主路曾是河道;雷壇河與黃河交匯時,能激蕩起萬馬奔騰般的白浪;南河道最西的閘門在金昌路的北口;雁灘18灘,曾經到處流水潺潺,果樹成林,古時蘭州,竟是河水縱橫之地……

  C探尋過度開發(fā)造成水資源枯竭和景觀消失

  歷史曾有的景觀,為什么被淹沒在歷史的塵埃里難覓蹤影?在一些水利、歷史地理專家看來,核心的問題,在于對水資源過度開發(fā),造成水資源的枯竭。而這種對水資源的過度開發(fā),更讓許多原有的景觀,消失在歲月的風塵中。

  像五泉山、石門溝、萬川河水量的減少,就與阿干溝、官灘溝一帶向地下打水有關,造成山上涵養(yǎng)水源破壞,而在相應高度上開采地下水的水位下降了。

  另一原因,開發(fā)用地,許多水系逐步消失。據《蘭州市環(huán)境保護志》載,上世紀70年代中期提出“與河爭地”的口號后,農民填河造田,使許多城區(qū)水系及城邊河道端面縮小。1980年后,河道變得更窄,進水閘口泥沙淤積,阻斷黃河水的進口,斷了源頭。兩岸工業(yè)、生活污水排入南河道,南河道逐漸變成一個污水溝,臭氣四溢,人們反映強烈。

  蘭州市是以地下水和地面水聯合供水的城市。蘭州市于1964年在馬灘開始開采底下水為供水水源。截止1990年市區(qū)共有地下水開采管井152眼,年開采量約7000萬立方米以上。地下水水源地經歷26年的開采,水文地質條件的變化,污染的加重,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質發(fā)生了很大變化。

  D調查

  蘭州仍有246.81公頃濕地告急

  森林、海洋、濕地并稱為全球三大生態(tài)系統(tǒng)。濕地對于蘭州這樣一個生態(tài)環(huán)境非常脆弱的城市來說,顯得尤其重要。

  記者在雁兒灣黃河南岸一帶看到,本應是濕地的雁兒灣污水處理廠西側,常年累月堆放的沙土已達數米高,采石廠、堆料場、農田、農宅將這塊濕地瓜分得面目全非。已沒有濕地和水域面,基本無動植物種類,幾乎完全失去了濕地的特征。

  同時,濕地資源管理是一項跨部門的綜合性工作,涉及城建、園林、林業(yè)、防汛、環(huán)保等多個部門,蘭州市至今尚未形成一個濕地管理的專門機構,各相關部門之間職能不清,分工不明,各部門在利用和管理濕地資源方面目標不同,利益不同,各自為政,各行其是;而且,蘭州市至今還沒有一部比較完整的專門針對濕地保護的地方性法規(guī)或條例,這造成了蘭州市在濕地保護與管理上操作困難,在執(zhí)法方面目前還基本處于空白狀態(tài)。

  據蘭州市園林科研所、蘭州大學、甘肅農業(yè)大學等科研院所多年的調查發(fā)現,在新城大橋——桑園峽范圍內5000平方米以上、寬度在10米以上的濕地共有65塊,總面積為517.17公頃。面積較大的濕地主要分布在雁兒灣、中心灘、中心灘東南面、銀灘濕地公園、銀灘濕地公園東南面、西沙大橋東北面、蛤蟆灘等地。其余為黃河河道中間的河心島,河床兩岸散布的帶狀濕地。

  據統(tǒng)計,目前,人為破壞較少,濕地植被超過50%的濕地為231公頃,占蘭州市濕地總面積的45%;人為破壞嚴重,濕地植被不到15%,濕地功能幾乎喪失的有246.81公頃,占總面積的48%。各種類型的人為破壞嚴重影響著濕地發(fā)揮生態(tài)效益。

  顯而易見,如果濕地消失,城市熱島效應就會明顯,氣溫偏高;水源地水質下降;汛期時黃河發(fā)生水患概率增加。更為重要的是,人們再也看不到黃河魚嬉浪花、水鳥翻飛、野鴨閑游的生態(tài)美景,并將使蘭州原本脆弱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雪上加霜。

  E未來

  蘭州“大生態(tài)格局”正在展開

  “你能看到多遠的過去,就能看到多遠的未來。”當我們遙想古蘭州宛在水中央的盛景之時,一個伴隨著感慨的興奮和沖動,在心頭升騰并縈繞開來:今天和未來的蘭州,該怎樣把擁有的水資源涌動起來?靈動起來?

  讓關注蘭州濕地資源保護的市民欣慰的是蘭州市政府已經重視河灘建設。今年,蘭州將打造北塔遠眺小游園、北面灘、九州中心廣場、卷煙廠等生態(tài)小游園,以展現城市園林景觀風貌,并重點建設原生態(tài)黃河濕地項目。為了建設兼顧景觀與生態(tài)功能的綠色園林,政府部門計劃把中心灘(會展中心)河灘地和607#路河灘地打造成一塊14萬平方米的原生態(tài)黃河濕地,這一項目的實施,可新增綠地210畝。

  同時,蘭州市政府日前召開常務會議原則通過《黃河蘭州段(新城大橋—桑園峽)濕地保護專項規(guī)劃》,今年,蘭州市將啟動中心灘、銀灘二期、馬灘、灘尖子、黃灘和雁兒灣濕地公園項目建設,建設方式按照“統(tǒng)一規(guī)劃、統(tǒng)一設計、統(tǒng)一風格、統(tǒng)一主題”的原則進行。

  該規(guī)劃的主題為“濕地的重生”,將通過對濕地生態(tài)環(huán)境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與管理,有效維護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生態(tài)特征和基本功能,使?jié)竦啬軌蛴行Оl(fā)揮各種功能和效益,實現濕地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分期規(guī)劃了黃河蘭州段濕地的保護和修復,同時還提出了濕地管理體系建設、濕地科學研究與技術支撐體系建立等內容。

  目前,以黃河銀灘濕地公園為代表的治理不僅恢復了黃河濕地的本來面目,還對黃河河道的保護產生了積極影響,一幅蘭州濕地“大生態(tài)格局”的畫卷正在展開。

 

編輯:wenweihua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趙泰東:韓國江陵市鏡浦濕地修復計劃和現狀

趙泰東:韓國江陵市鏡浦濕地修復計劃和現狀

從20世紀60年代,鏡浦濕地進行了大范圍的農耕地開墾,居民對鏡浦湖進行了圍湖造田,湖水面積也越來越小。隨著世界上對于濕地修復的重視,在鏡浦濕地也開始進行了修復的進程【詳細】

安徽5年新增濕地17萬公頃

  記者從近日召開的加強安徽省濕地保護地體系管理有效性項目(GEF項目)終期評估會上獲悉,自2013年12月以來,安徽新增濕地面積17.53萬多公頃,濕地總面積達104.18萬公頃,占省國土面積的7.47%。【詳細】

云南省第一個以濕地命名的保護區(qū)

  高原出平湖,難能可貴,于是人們習慣性地把這些大湖大河稱為“海”。知名的麗江拉市海,不是海卻有比海景還要美的海景。【詳細】

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在蘭州啟幕

  蘭州市博物館將于6月9日再次啟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