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用最少的錢存更多的綠?
2011-06-16 08:57:53 來源:新京報 瀏覽次數:
昨天,小區的兩名園林工人把低洼處的十幾棵拳頭大小的柳樹和臭椿樹砍掉了,在砍伐過程中,雖然遭到業主們的強烈反對,但還是沒能保住它們的性命。他們的理由是:“這些都是野生的植被,影響整個小區的美化”,砍掉后會在這里種些花草作為填充。
既然這里有野生植被,并比人工規劃出來的長得還好還綠,為什么不順勢而為、因地制宜,這種經濟實惠、自然的原生態之美,難道不是我們所希望的嗎?
遺憾的是,不光是我們小區,城區的很多地方搞綠化,都太過追求人工雕琢的“美化”。草地不能有雜草,不能有野花;栽種的樹木高低粗細統一,品種統一。有些地方還太過追求高價位的外來物種,忽視了本地的物種,如榆樹、臭椿、桑樹、槐樹等。其實,它們具有養護成本低、節約水資源;生命力很強,耐踐踏;完全適應北京的氣候條件,有利于保持城市的自然原生態等優點。
在城市的綠化上,我們為何不能用最少的錢,存更多的綠呢?
編輯:jade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