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第二次濕地資源調查啟動會議在南昌召開
江西省第二次濕地資源調查啟動會議在南昌召開,國家林業局濕地保護管理中心主任馬廣仁,廳黨組書記、廳長劉禮祖、廳黨組成員、省森林公安局政委邱水文、廳黨組成員、紀檢組長李曉浩,國家林業局中南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副院長蔣云安,全省各設區市林業局分管局長、野保站(濕地辦)負責人、濕地監測中心負責人,縣(市、區)林業局技術負責人,省級以上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技術人員,省林業調查規劃研究院分管領導及調查人員等共計160余人出席了大會。馬廣仁、劉禮祖、蔣云安分別作了講話。李曉浩對此次濕地資源調查作了具體部署。啟動會結束后,還進行了濕地資源調查技術規程培訓。
全國第二次濕地資源調查于2009年正式啟動。過去兩年,國家林業局已經開展了15個省(區、市)18個調查單位的濕地資源調查工作。2011年,啟動包括我省在內的8個省(區、市)9個調查單位的濕地資源調查工作。此次濕地資源調查是采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對濕地資源進行的一次全面、細致的調查,此次調查的結果對于更好地履行國際公約、更好地制定濕地保護方面的政策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江西省林業廳前期已組織完成了此次濕地資源調查工作方案和實施細則的編寫、審核、評審,成立了調查工作領導小組、省級專家技術委員會,向各地下發了《關于開展第二次濕地資源調查工作的通知》。同時,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也高度重視此次全省濕地資源調查工作,要求省直各有關單位大力支持和配合,提供調查所需的有關資料和數據。
編輯:ree
相關閱讀
趙泰東:韓國江陵市鏡浦濕地修復計劃和現狀
從20世紀60年代,鏡浦濕地進行了大范圍的農耕地開墾,居民對鏡浦湖進行了圍湖造田,湖水面積也越來越小。隨著世界上對于濕地修復的重視,在鏡浦濕地也開始進行了修復的進程【詳細】
安徽5年新增濕地17萬公頃
記者從近日召開的加強安徽省濕地保護地體系管理有效性項目(GEF項目)終期評估會上獲悉,自2013年12月以來,安徽新增濕地面積17.53萬多公頃,濕地總面積達104.18萬公頃,占省國土面積的7.47%。【詳細】
云南省第一個以濕地命名的保護區
高原出平湖,難能可貴,于是人們習慣性地把這些大湖大河稱為“海”。知名的麗江拉市海,不是海卻有比海景還要美的海景。【詳細】
海口:濕地入城美如畫
近年來,海口市用生態修復的方法對山水林田湖草進行一體化生態修復。截至目前,海口市共消除黑臭水體面積逾720萬平方米,建成區32條水體中31條告別黑臭。據介紹,海口生態修復帶動濕地入城,不僅改善水體水質,增強生態自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