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植物園在獼猴桃分子育種領域獲重要進展
2011-04-08 10:30:55 來源:中科院武漢植物園 瀏覽次數(shù):
武漢植物園植物保育遺傳學學科組博士研究生張蕾在黃宏文研究員和王彥昌副研究員指導下,完成了通過獼猴桃倍性/種間雜交策略將野生種的優(yōu)異性狀引入栽培品種的相關研究。
植物保育遺傳學學科組通過性狀分析得出,葉片Vc存在超中優(yōu)勢,花色變異趨向中間類型,但多數(shù)與二倍體親本的紅色花瓣接近;還通過倍性及分子鑒定,認為高倍性親本提供了主要的基因組來源。該研究結果不僅從理論上分析了獼猴桃倍性間、物種間雜交的遺傳機制,還獲得了葉片高Vc及紅花性狀的優(yōu)良后代,為獼猴桃種質創(chuàng)新及遺傳育種提供了優(yōu)良的材料。
該研究結果發(fā)表在國際權威植物育種學雜志Euphytica, 2010, 175:133–143,期刊封面還刊出了本項研究結果的重要圖片。
(植物保育遺傳學學科組 李作洲)
編輯:vivian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