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綠化是城市發展的生態補償方式
2011-03-15 08:53:41 作者:曹云 李曉麗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瀏覽次數:
世博促進上海綠化
通過立體綠化,上海世博會讓我們感受到了現代建筑發展新潮流的無限魅力。但就是在上海,20世紀90年代對老舊建筑進行大規模平改坡,而不是改成綠屋頂。“世博后,上海會平改綠嗎?”有觀眾問。
對此,上海園林綠化行業協會首席顧問王孝泓指出,平改坡完全是因為這些老舊建筑設計標準、建造成本低,導致平頂容易漏水、頂層夏天過熱、容易堆積垃圾等問題。改坡,有利于解決這些問題。此外,產權也是居民住宅難開展屋頂綠化的原因。公共建筑目前是屋頂綠化的主體。
王孝泓指出,世博會給上海綠化帶來了天翻地覆的變化。“2006年-2010年,上海新增綠地6600公頃,新增林地18萬畝,通過科技興綠、春景秋色、老公園改造等專項工程,綠化質量顯著提高。”
借助世博,立體綠化在上海更是得到廣泛推廣應用,包括屋頂、圍墻、陽臺、立體橋、立體花壇等在上海紛紛涌現,而設計、施工、苗木、介質、管養等環節也得到提高。
據介紹,上海“十二五”綠化指導思想提出“四個注重”,其中包括注重網絡化、立體化發展方向。未來5年,上海計劃新增立體綠化150萬平方米,其中屋頂綠化100萬平方米,95%以上適宜屋頂綠化的新建公共建筑都將進行屋頂綠化,還將開展綠蔭停車場、公廁綠化建設等。
上海,正向世人展示世博會立體綠化理念的無窮魅力與迷人光彩!
編輯:joe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