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黃樓花卉產業鏈進一步拉長
上世紀80年代初,青州黃樓的花卉產業開始起步,以農戶零散種植、傳統培育、集市銷售為主。如今,黃樓的花卉產業已經形成了一個種植面積5.5萬畝、花卉園區38個、花木專業村49個、室內花卉交易市場15萬平方米、花卉專業戶6000多戶、花卉專業配送車輛1000多輛、從業人員4.5萬人的龐大產業。黃樓一舉成為全國最大的南花北運、北花南移中轉站,江北最大的花卉交易中心。
交易中心:各色品種應接不暇
3月1日上午,記者來到青州市黃樓街道發現,黃樓街道所有的路和街都是以花名命名。記者來到中國北方花卉交易中心看到,雖然春節剛過,花卉市場處于節后淡季,但是各色品種的花還是令人應接不暇,有氣質優雅的蝴蝶蘭、英俊挺拔的鳳梨、含蓄淡雅的國蘭,青翠欲滴的紅豆杉,還有各種精致的草花,一簇簇,一片片,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香氣,令人陶醉其中。
記者走進一家專營蝴蝶蘭的店鋪,店主賈美榮向記者介紹說,蝴蝶蘭種類很多,有紅龍蝴蝶蘭、火鳥蝴蝶蘭、豹斑王子蝴蝶蘭、內山姑娘蝴蝶蘭等十五六種,這些美麗的名字都是根據每種蝴蝶蘭的特點命名的。而且這些蝴蝶蘭都是精選的全國優質種苗培育的,從小苗到長成培育時間需要三年,期間要換盆,澆水,保持適當的濕度和溫度。“我每年賣出的蝴蝶蘭大約有10萬株左右,除了經營蝴蝶蘭外,我家還有能入中藥的金佛手和紅豆杉,一年能賣出350萬元的花。”賈美榮說。
記者采訪發現,如今村民們都在自家的土地發展花卉產業,農民變成了花農,那他們的經濟收入如何呢?卜古王村的郎咸鋒說,他養花已經有10年的時間了,他們村共有1000多口人,都從事著與花有關的行業。“在我們村,不是種花就是販花,反正都與花有關系。”郎咸鋒說,拿他經營的花棚來說,保守估計,他一年也能賺二三十萬元,這樣的收入他已經很滿足了。
植物克隆:培育幼苗降低成本
來到青州良田花卉苗木有限公司看到,蝴蝶蘭、大花蕙蘭、國蘭的幼苗改去以往裝在花盆里培育的方式,而是被裝在白色的玻璃瓶內。該公司總經理陳守良向記者介紹,這是他們公司研制的花卉植物組織培養,俗稱“植物克隆”。
陳守良以大花蕙蘭為例向記者介紹“植物克隆”的培育方式,首先把大花蕙蘭的葉根取下,消毒處理后,先進行初代培養,使用誘導培養基培養以上處理好的材料,經過1-2個月的時間,誘導出大量原球莖。再繼代增殖,使用增殖培養基培養以上原球莖,大量繁殖,同時獲得組培苗。將以上獲得組培苗定植到定植培養基中,待組培苗長到5cm以上時馴化移栽。
編輯:jade
相關閱讀
2018年我國花卉產業從“野蠻生長”走向平穩調整
2018年是花卉行業平淡的一年,沒有強勢“黑馬”品種掀起軒然大波,沒有火爆行情拉起產銷高峰,沒有預期熱點激起外部資本涌入。【詳細】
河北花卉產業駛入快車道
近年來,河北省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詳細】
花卉行業“栽進”互聯網開啟新模式
今年5月,第三方機構發布的《2017Q1中國鮮花電商市場研究報告》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國鮮花電商市場規模已達51.4億元,預計2019年市場規模突破600億元。日益擴大的花卉市場,也為創業者提供了商機,在互聯網花卉行業,很多創業者找到了自己的創業方向,也開啟了與傳統花卉行業截然不同的新模式。【詳細】
昆明呈貢:打造世界春城花都
昆明市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昆明要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當好云南經濟社會發展的排頭兵和火車頭,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立足西南、面向全國、輻射南亞東南亞的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呈貢作為現代【詳細】